第1949章 震撼到了

英方代表的问题一出,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对公司技术实力与运营保障能力的深度拷问。

赵长天不慌不忙,他微微侧身。

动作优雅而从容,向张建国投去一个会意的眼神。

那眼神交汇间仿佛传递着千言万语。

张工心领神会,轻点鼠标,手指在鼠标上的敲击声清脆作响。

大屏幕上随即切换出一套详细的智能系统运维方案。

赵长天从容起身,身姿矫健。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自信的韵律。

手指轻轻点着屏幕,有条不紊地阐述:“感谢您提出的关键问题。

这也是我们在项目规划中重点考量的核心环节。

首先,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与运维团队。

成员均来自行业前沿领域。

他们就像是一群技术精英组成的特种部队。”

说着,他指向团队成员介绍页面。

上面罗列着各位专家的资历,与过往成功项目经历。

“他们将为港口系统的持续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我们建立了一套定期巡检与预防性维护机制。

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

对港口设备及软件运行状态,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测。

提前预判潜在故障风险。

并及时采取优化措施。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了让英方更直观理解。

赵长天列举了一个实际案例:“在新加坡的某港口项目中。

我们提前部署的监控系统,检测到一台关键装卸设备的电机温度异常升高。

预警信息立即发送至运维团队手机端。

刹那间,手机屏幕亮起,急促的提示音打破了团队成员的日常宁静。

团队迅速响应,远程诊断问题后。

派遣工程师携带备用零件赶赴现场。

那位工程师就如同接到紧急军令的战士。

背着沉重的工具包。

在最短时间内穿越城市拥堵的交通,抵达港口。

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维修。

避免了一次可能导致港口停运半天的重大事故。

当时,港口外的海面上船只排起了长队。

焦急等待着装卸货物。

如果停运,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

而我们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

“而一旦出现不可预见的技术故障。

我们的应急响应预案随即启动。”

赵长天切换到应急流程页面,详细讲解道。

“我们在港口周边设立了多个应急物资储备点。

那些储备点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弹药库。

储备有常用设备零件及维修工具。

确保第一时间能够获取所需物资。

同时,与当地专业维修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可在半小时内调配额外技术力量支援现场。

通过这双重保障,确保港口运营中断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我们曾模拟过各种故障场景进行演练。

每一次演练都如同实战。

团队成员们在紧张的氛围中迅速磨合。

确保真正面对危机时能应对自如。”

赵长天的话语掷地有声。

配合着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展示,英方代表们不禁交头接耳。

眼中流露出一丝认可之色。

他们的表情不再像之前那般冷峻,而是多了几分思索与动容。

英方代表们沉思片刻。

紧接着又围绕合作模式中的利益分配、风险分担展开新一轮讨论:“在利益分配方面——

我们希望看到更具吸引力的方案。

毕竟我方提供土地、政策支持等关键资源。

而风险分担上,鉴于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贵公司如何进一步细化应对策略。

确保双方共担风险,而非我方独自承担过多压力?”

这一次,王崇仁与刘坤对视一眼。

两人目光交汇,传递着默契与决心。

刘坤微微点头,接过话题:“我们非常理解贵方的关切!

在利益分配上,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项目阶段性成果与收益的动态分配模式。”

他打开一份精心制作的收益模型图表。

图表绘制得精美细致。

每一条折线、每一个数据标注都清晰可见。

刘坤详细解释道:“在项目初期,考虑到贵方前期投入较大。

我们适当降低我方分成比例,优先保障贵方收益。

让贵方快速回笼资金。

随着项目进入稳定运营期。

根据双方追加投入与贡献度。

合理调整分成比例,实现共赢共享。

例如,在前两年,我方收益占比设定为 30%,贵方为 70%。

第三年至第五年,依据运营数据评估。

逐步调整为 40%对 60%。

五年之后,维持在 50%对 50%的均衡分配状态。

这样的调整机制,就像是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航行的船只。

根据风向和海浪的变化,灵活调整航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确保双方都能平稳前行。”

“至于风险分担,我们构建了一套全面的风险对冲体系。”

刘坤继续说道:“一方面,针对市场波动风险。

我们联合国际金融机构,定制了专属的套期保值方案。

锁定一定时期内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与外汇汇率。

抵御价格与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冲击。

那套期保值合同如同坚固的盾牌,为项目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对于政策法规变化风险。

我们在当地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

实时跟踪政策动态,提前调整项目运营策略,确保合规运营。

同时,设立风险储备金账户。

双方按约定比例注入资金,专项用于应对突发重大风险事件。

如全球性贸易危机、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等。

确保双方共同应对,共渡难关。

在过往的项目中,我们也曾遭遇过政策突然调整的困境。

但凭借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成功突围。y

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刘坤的阐述条理清晰,方案周全。

英方代表们频频点头,开始认真记录要点。

他们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谈判气氛逐渐趋于缓和。

双方似乎找到了利益契合的曙光。

然而,谈判场上风云变幻。

英方代表突然话锋一转。

提及当地工会组织可能对项目建设带来的潜在影响:“英伦的工会势力强大。

在港口建设这类大型项目中。

他们对工人权益保障、劳动条件等方面要求极高。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罢工等抗议活动,阻碍项目进度。

贵公司对此有何应对预案?”

赵长天心中一紧!

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项目这艘大船触礁搁浅。

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资料。

短暂思考后,沉稳回应:“我们深知英国工会的影响力。

也十分尊重当地工人权益。

在项目筹备初期,我们就主动与当地主要工会组织取得联系。

展开多轮友好协商。”

他展示出与工会沟通的会议记录与合影。

照片上双方人员面带微笑,握手言欢。

“我们承诺遵循英伦当地及国际劳工标准。

为工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

包括定期体检、职业培训机会等。

并且,在项目施工计划制定过程中。

充分考虑工人工作强度与休息时间。

采用人性化排班制度。

确保工人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