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水的,知道生产线是什么东西后,一些明显不高兴了起来,做事儿,也就不尽心了。
因为他们的抵触情绪,杨庆不得不亲自参加了生产线的研究。
为什么大家会抵触,因为生产线的推进,直接破坏了职工技能等级升迁。
有了生产线,一个工人只负责很小一段的生产,这很容易就可以学会并掌握,可以快速的形成生产力。
上手容易,就意味着在这个工位上,你能够学到的东西很有限。
杨庆现在还没有在厂里推行培训机制,这样做就相当于直接断了别人的前程。
让工人觉得自己沦为了重复工作的生产工具,大家能没意见才怪。
但是杨庆没时间给这些人解释。
生产线模式,必须推行下去。
培训机制,可以在生产稳定后,再来做。
现在农械厂走入正轨了,杨庆知道,农械厂的改制,只怕也会很快提上日程。
毕竟现在农械厂,几乎是杨庆一个人说了算。
这在这个时代是很不同寻常的事情。
以前没啥油水,没人在乎,现在能够产生效益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觊觎。
而参一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长租房项目一样,进行规范化。
把人事从街道独立出来,这样他们才有插手的机会。
现在在红海房地产公司里,姚永胜这个货,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了。
杨庆很担心,这货未来又是一个李主任。
万玲只怕很难玩的过他。
加上他是一定要跑路的,如果没有处理好,万玲受到影响是一定的。
所以杨庆很有紧迫感,他要在其他人插手进来之前,尽量的给民族工业留下一点新鲜的火种。
靠别人是没用的,标准化,他提出两年了,结果呢,到现在只是在量具上,实现了高标准。
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生产管理方面,依然很粗放。
杨庆要让他们见识一下,真正标准化的威力。
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杨庆的独裁,惹的很多人不高兴,但是在杨庆的威望下,他们不得不跟着杨庆进行生产线研究。
秦家村。
秋风萧瑟,凉风徐徐。
粮食的大丰收真正的让秦家村挺直了腰板。
秦家村打井队,也在周边出了名。
秦家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迟迟不见杨庆出现,让秦德禄心里七上八下。
周伟看出了他的担心。
“老秦,我看不行,就让淮茹回来一趟,咱们打听一下。”
秦德禄看着已经种下的冬麦,摇摇头。
“还是算了吧,咱们已经麻烦杨厂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