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鲜虞国的国君嘛,领着他的亲眷和两名卿士,跟随新军的队伍去了木耒的封地。当鲜虞国君到达封地的时候,沐雷已经放了寒假。
速度如此之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鲜虞国的国君拿下,木耒都十分的惊讶,鲜虞国并不是一个小国啊。
鲜虞国国君见到木耒也很吃惊,他根本没想到,这新国的国君竟然如此年幼!而这新国竟是这么一个少年建立的。
“吾鲜虞夔,为保我鲜虞子民免遭涂炭,愿献国玺,举国而降。望新君怜悯,容我鲜虞氏安居乐业,吾甘愿舍弃尊位。”鲜虞国君行礼后,诚恳的说道。
“你鲜虞氏与我新国本是同族,但你不尊重周礼,数次攻伐掳掠邢人,被诸夏之人唾弃,而与戎狄并论。
今,君能识时务,以子民安危为重,乃明智之举。我必不负你所托,保你鲜虞氏无虞,视之与我新人无异。”
木耒想将这鲜虞国君送到长乐邑去,给他一块儿两平方公里的私田,让他在那里安享晚年。
这鲜虞国君年近50,也不是省油的灯,又说道:“我鲜虞氏诚心归附新国,却不想新君竟如此年幼,日后必为大才之君。我有一女,今一十六岁,愿予国君为嫔。”
我C,什么情况?难道我灭一个国,还要收一个媳妇儿吗?作为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好青年,这种事当然是拒绝的。
木耒赶紧说道:“此事不可,你我同为武王之后,同为姬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此有违周礼。”
鲜虞夔当即回道:“新君无需介怀,今晋侯诡诸(晋献公)者,已纳狐姬姐妹、骊姬姐妹为妃,狐氏和骊氏与鲜虞氏同为一祖,皆为姬姓,晋侯可纳,则新君亦可纳也。
且我鲜虞氏与新君之邢氏,血脉割断已近400载十数代,岂有其生不蕃之谈!
若新君不纳小女为嫔,我鲜虞氏如何心安?必惶惶不可终日,而又何谈视之与新人无异乎?”
木耒这会儿正在想词儿,怎么反驳这鲜虞国君。此时,大殿下的寒汲朝木耒使了个眼色,并以点头来示意木耒答应这件事。
木耒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既如此,我便将其纳为嫔。”
这就完事了吗?没有!鲜虞君又说道:“我鲜虞国氏仰慕诸夏已久,我有二三子,今尚幼,可否于新国就学?以瞻新国文学之精。”
呃。这是上赶着给自己送人质吗?其实是木耒以为错了,这鲜虞氏是真的想融入这诸夏文明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