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长安几近穷途失路。怅然之下,李白作《行路难三首》,寄富功业难求之意。
但即使在职场困境中无法找到出路,李白依然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一不小心,他又在《蜀道难》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沮丧: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之后数年,李白的日子一直过得平平淡淡。
直到40岁这年,他的妻子离世了。
这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似乎要将对妻子的内疚和怀念溺亡在酒杯里,与一伙人隐居起来,日日纵歌,夜夜饮酒。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天宝元年,这一年同样是李白重大命运改变的一年。
元丹丘成功地将他推荐给了玉真公主。
李白在这年秋天奉诏入京。
唐玄宗在金銮殿上见到了李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命他待诏翰林。
在皇宫的这两年,李白涨了很多见识,还为皇帝和杨贵妃写了《清平调》《宫中行乐词》《清平乐》等华丽的赞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华美。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荣宠,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的新奇。
皇帝亲手喂给饮食,贵妃抚琴为自己伴奏,力士含笑为自己脱靴……一切是那么美好,可李白却越来越迷茫。
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纸醉金迷的生活与至真至纯的情怀日夜交战,虽然至真至纯的情怀有助于在诗词上写出宏伟瑰丽的篇章,可在官场上,那是无论如何都走不通的。
努力升迁没有希望,又遭到同僚的嫉妒与陷害,李白愈发觉得自己被困在了长安城中,于是乎,在天宝三年,李白上疏,请求玄宗恩准自己还山。
于是便被李隆基顺势赐金放还。
苦闷的李白回去之后,写下了许多抱怨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的诗篇。
但李白深知,沉沦在黑暗的现实中,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自己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再后来,李白头发逐渐花白,人生似乎就要这样平淡的一直走下去了。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