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的命令很简单——
围而不攻,待其自乱。
知道斛律光就在金墉城,宇文邕倒也没有强令韦孝宽出击,而是命韦孝宽每日骂战,逼迫斛律光主动出击露出破绽。
不出意料,斛律光并没有中计。
宇文邕又命令韦孝宽率分路的五万大军,围困金墉城,并在洛阳城外附近设下重重防线,企图断绝金墉城与洛阳城的联系。
目的不言自明,这是要让斛律光水尽粮绝,困死在金墉城中。
毕竟,金墉城乃防守洛阳的战略据点和重要屏障。
多年前的邙山之战,北周军就是先兵临金墉城,一旦金墉城破,则洛阳城危。
不过,让韦孝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兰陵王迟迟没有露面。
要知道,当年正是兰陵王率五百精骑救援金墉城之战,才内外夹击,改变了战局。
“难道说,兰陵王想要故伎重施?”
韦孝宽心中疑惑,选择按兵不动,仍旧围困金墉城。
但他的这一行为,却引发了高纬的不满。
“我以为将军乃北周柱石,必勇武过人,孰料五万大军到此,竟空耗粮草,逡巡不进。”高纬冷哼一声,故意激将,“韦将军莫不是怕了斛律光那乱臣贼子?”
高纬不满的原因很简单。
虽说有不少势力因为他的缘故投降北周,但宇文邕却根本不给机会让他统帅军队,甚至,高纬与那些忠于他的旧臣连面也见不到。
至于和高纬一起投降的陆令萱、穆提婆、祖珽等人,则被宇文邕安置在其他地方。
至于到底是关了,还是杀了,又或者真的安置在什么地方,高纬不敢细想。
因此,高纬巴不得韦孝宽能够尽快打败斛律光,最好能一鼓作气,打回邺城去,这样,他也可以不用再寄人篱下,尽快重新做回北齐的皇帝。
为了这一天尽快到来,高纬甚至都愿意臣服于北周,日后北齐唯北周马首是瞻。
至于割地赔银,只要不动北齐根基,都随便了。
见高纬慷慨陈词,韦孝宽暗自嗤笑,一眼就看穿了高纬这是用言语逼他尽快开打,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呢。
“北齐陛下,我五万大军早已将金墉城围得水泄不通,如今,别说邺城了,就连洛阳,斛律光也休想得其只言片语,遑论粮草。”
韦孝宽沉住气,哄还是要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