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雄英却被隔离在别苑里。
而朱允炆,也被生母吕氏关在房间禁足,不许迈出大门一步。
府里都在盛传,朱雄英得的是痘疮(天花),乃难治之症。(注:关于朱雄英去世的原因,有患病说和被害说,根据患病说,有资料记载朱雄英死于天花。本小说不是真实历史,读者可自行分辨。)
天花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 “虏疮”。东晋着名医学家葛洪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记载天花病情并提出治疗方法的人。
虽说唐朝就已出现人痘接种法,但只是在民间小范围的流传。
在官方层面首次推广,据说是在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至1572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则要等到清朝康熙皇帝大力推广种痘法。
在朱雄英生活的时代,人痘接种术并不成熟,风险也比较高。
宫廷御医对于皇室的医疗决策自然是慎之又慎,即便有民间大夫了解如何进行人痘接种,恐怕也不敢在皇孙身上做实验。万一失败,洪武大帝一怒之下,恐怕不止大夫本人要为此搭上性命,就连其九族都得跟着遭殃。
至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的牛痘接种法,那更得等到足足四百多年后的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受到人痘接种法的启发,才会发明牛痘接种法。
因此,至少在洪武十五年的东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却未必敢有大夫。
与朱雄英所住的病房一墙之隔的另一间雅室内。
本就身体不太好的朱标,因连日操劳,脸色显得十分憔悴。由于担心朱雄英的病情,救子心切的朱标,两鬓不知何时急得生出了几缕银发。
不过,就在方才,他和他的老爹朱元璋,同时在脑海里听到一个古怪的声音在召唤他们。
听明白那声音的话,父子俩确认没有方士在附近装神弄鬼,一家人这才开启了闭门会议。
不怒自威的朱元璋端坐在雅室的上座,坐在他旁边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贤后马皇后。
“爹,你就让我去吧。”
朱标跪在朱元璋身前,苦苦哀求。
“无论那名叫系统的是何方神圣,那可是距今足足六百年的未来,后人定比今人强!若果真能够前往后世,说不定孩儿就可以找到治疗痘疮的法子,雄英就有救了!”
“起来。”
朱元璋板着脸,“没出息,咱只是还在犹豫,又没说不去。”
“标儿,你爹也是担心你的安全,毕竟你是一国储君,大明的未来都系于你身。雄英是我们的孙儿,是你的心头肉,也是我和你爹的心头肉,但凡有法子,我们说什么也会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