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层会议

铁路职工 王常明 7161 字 7天前

小主,

权玖,这个看似普通却实则身负重任的角色,在集团内部的复杂棋局中,占据着极为特殊的位置。他的任务可远不止是充当右使郭迎兵的“影子”那么简单,更是宫金良安插在众人之中,用以监视智囊团六王的一枚关键棋子。

平日里,权玖小心翼翼地模仿着郭迎兵的一举一动,从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到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他都力求做到分毫不差。每次参与会议,他都坐在郭迎兵常坐的位置,面对众人的讨论,他模仿着郭迎兵的口吻发表意见,看似在为集团出谋划策,实则是在暗中观察六王的言行举止。

智囊团六王,个个都是人中翘楚,王源的睿智、肯特的勇猛、幸子的冷静……他们在集团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各自有着不为人知的心思和盘算。权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观察都可能关乎集团的稳定与发展。他留意着六王在会议上的每一个观点,分析他们的立场是否与集团的核心利益一致;观察他们在私下交流时的表情神态,试图从中找出任何可能的异心或阴谋。

当六王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行动方案时,权玖表面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着那些模仿郭迎兵风格的见解,实则竖起耳朵,不放过任何一句细微的话语。他会在会议结束后,将这些观察到的信息,以隐晦而又准确的方式传递回宫金良手中。无论是六王之间的一次眼神交汇,还是某个人不经意间的一句牢骚,都可能成为他汇报的重要内容。

权玖清楚自己的处境危险而又艰难,一旦被六王察觉自己的真实身份,等待他的必将是万劫不复。所以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在扮演郭迎兵的同时,巧妙地隐藏着自己的监视意图,如同在刀刃上行走,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只为完成宫金良交给他的这一秘密任务,维护着集团内部看似平静的权力格局 。

权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被王源看出破绽,自己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他这个影子的身份是绝对不能被暴露的,这背后隐藏着的是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和残酷至极的生存法则。

智囊团六王在集团里虽说位高权重,可每个人的地位并不是坚如磐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一旦有人被清除或者死亡,就会有新的人员从基层的上位人员中选拔上来填补空缺。这种频繁更替的局面,让六王们时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巩固自己的地位,以防被后来者取而代之。

也正因如此,六王对待自己人极为苛刻。平日里,他们表面上一团和气,在会议上共同商讨集团事务,可私下里,每个人都心怀鬼胎。在制定行动方案时,他们会为了一点细微的分歧争得面红耳赤,看似是为了集团利益,实则是在借机打压异己,凸显自己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更高的话语权,六王之间甚至会互相征伐。一旦某个王察觉到其他王有丝毫的弱点或者把柄,便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或是在宫金良面前进谗言,或是暗中破坏对方负责的任务,手段层出不穷。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被发现是影子的权玖,就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六王们为了维护集团内部权力结构的稳定,同时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忠诚和能力,会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权玖,将这个可能引发混乱的不稳定因素彻底铲除 ,让他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

权玖心里明白,自己身为影子,是权力博弈的微妙产物,更是不能曝光的隐秘。一旦被人察觉身份,即便六王念及同属集团的情分,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处理,宫金良也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他做掉。

宫金良行事向来果决狠辣,他构建起的权力体系精密而脆弱,不容许任何可能破坏平衡、引发动荡的因素存在。权玖的存在,本就是为了特殊任务而设,他的身份一旦暴露,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估的危机。

这不仅会让集团内部对权力核心产生信任危机,还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成为攻击集团的有力把柄。所以,为了维护集团的稳定与自身的绝对权威,宫金良一定会采取雷霆手段,将权玖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去,以此来平息可能掀起的惊涛骇浪,确保集团的秩序和权力结构不受动摇。

权玖心头一紧,上次那个替身为郭迎兵执行任务的影子暴露身份后的惨状,还历历在目。那天,天色阴沉得厉害,厚重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像是随时都会塌下来。在一处废弃工厂里,交易按计划进行,可不知从哪走漏了风声,对方突然发难,场面瞬间失控。那个影子为了掩护郭迎兵撤离,独自留下应对。

混乱中,他的身份被识破,尖锐的呼喊声响彻工厂:“他是假的!”瞬间,四面八方的敌人围拢过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他试图突围,却被密集的火力压制得动弹不得。

权玖当时就躲在不远处的暗处,眼睁睁看着他在枪林弹雨中挣扎,身中数弹,鲜血从他的身体各处涌出,洇红了地面。他的眼神里满是恐惧与绝望,嘴里发出痛苦的惨叫,可回应他的只有无情的枪声。最终,他倒在血泊之中,身体还在抽搐,生命却已迅速消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那以后,那血腥的场景就像噩梦一般,时常在权玖的脑海中浮现。每一次回想起来,他都脊背发凉,如今自己被王源怀疑,那种恐惧愈发强烈,仿佛死亡的阴影正一步步朝他逼近 。

在集团庞大而复杂的架构里,底层人员如同蝼蚁一般,每日忙碌于琐碎的任务,对于高层的施号发令,完全处于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他们身处底层,每日为了完成最基础的工作任务而奔波,从早到晚,不是在搬运货物,就是在执行一些简单而重复的指令。

集团内部的权利架构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神秘金字塔,底层人员只知道自己直接上级的些许要求,而对于顶层发号施令的核心人物,他们根本无从知晓其权利究竟有多大。那些掌握着决策权的高层,每一个指令都可能引发集团业务的巨大变动,可底层人员却连这些指令是如何产生、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益考量都全然不知。

至于集团内部所有人员的信息,对底层人员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他们不知道与自己同处一个集团的其他部门有多少人,更不清楚那些隐藏在暗处、负责特殊任务的神秘角色。在他们的认知里,世界就局限在自己每日劳作的狭小空间和接触到的寥寥几人之中。那些高层之间的权力争斗、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以及各种机密任务的安排,都被层层迷雾所掩盖,与他们的生活仿佛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

权玖原本只是集团底层中毫不起眼的一员,每日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里摸爬滚打,重复着单调又乏味的劳作,微薄的薪资仅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和大多数底层人员一样,对集团高层的运作和权力斗争一无所知,生活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看不到一丝波澜和希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集团高层在挑选郭迎兵的影子人选时,他因为长相与右使郭迎兵极为相似,被意外选中。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从那以后,他便被卷入了集团权力的漩涡中心,开始接受各种严苛的训练,学习郭迎兵的言行举止、处事风格,甚至连生活习惯都要模仿得惟妙惟肖。

在这个过程中,权玖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里的意义,形式大于任务本身。他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在郭迎兵分身乏术或者执行极度机密任务时,以郭迎兵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维持集团表面的稳定与秩序。他的每一次露面,每一句发言,都代表着郭迎兵,代表着集团的权威形象。尽管他偶尔也会参与一些任务,但这些任务更多是为了巩固他作为“影子”的身份,让他的伪装更加真实可信,而非真正发挥他的能力去推动集团的核心事务。在集团权力的棋局中,他就像一枚看似关键却又充满无奈的棋子,被摆弄于各方势力之间,承载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秘密 。

在这个规模庞大、成员多达十几万人的跨国集团里,其势力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几乎覆盖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各个国家都设有自己的分部。每一个分部都像是一个精密运转的小型机器,按照集团高层的指令,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类业务,这些业务或明或暗,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严密防范体系的国家,集团也安插了自己的奸细。王源,这位平日里戴着金丝眼镜,看似文质彬彬、只专注于集团智囊团事务的成员,实则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身份——他是集团驻中国的参赞。他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在集团的智囊团中站稳脚跟,同时利用自己在中国的身份和人脉,为集团收集着各类重要情报。

在日常的工作中,王源总是以一副为集团发展出谋划策的形象示人,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着独到的见解,积极参与到集团的战略决策之中。然而,在这看似光明磊落的表象之下,他却在暗中将收集到的关于中国的政治动态、经济趋势、商业机会以及潜在威胁等关键信息,通过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传递回集团总部。

在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集团生存环境中,王源担任驻中国参赞这一身份,实则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极为巧妙且必要的手段。身处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相互倾轧,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拥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就如同为自己披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在关键时刻能成为抵挡危险的有力屏障。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集团的势力布局虽隐蔽却广泛。上次发生的绑架人质未遂事件,就凸显了王源这一身份的关键作用。当集团内部人员因鲁莽行事而被扣押时,王源凭借参赞身份所带来的外交豁免权,迅速展开行动。他周旋于各方之间,表面上不动声色,内里却凭借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对规则的熟稔运用,巧妙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他以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冠冕堂皇的措辞,阐述着集团人员行为背后的所谓“误解”与“特殊情况”,强调着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此次事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利用外交豁免权赋予的便利,他一方面为被扣押人员争取到更宽松的处置环境,另一方面则在暗中积极运作,寻找各种机会将他们成功解救。在整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资源,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只为达成解救集团人员的目的,同时也确保集团在中国的隐秘布局不被轻易破坏,继续维持着集团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 。

王源热衷于与上层领导打交道,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拓展人脉、巩固地位的关键途径,更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绝佳方式。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集团体系中,上层领导们的喜好倾向十分鲜明——他们只钟情于金钱。他们每日周旋于各种高端商务活动,谈论的话题永远围绕着巨额资金的流向、利润的增长以及如何开拓更赚钱的业务版图。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每一个决策都与利益紧密挂钩。

王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在经济事务上的卓越才能。在与上层领导们会面时,他会精心准备详尽的财务报告和盈利分析方案,用精准的数据和极具前瞻性的商业策略吸引他们的注意。比如在讨论新的投资项目时,他会清晰地阐述项目的潜在收益、市场前景以及风险管控措施,将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摆在领导们面前,让他们眼前一亮。

不仅如此,王源还会在私下里巧妙地表达对领导们财富追求的认同与支持。他会关注领导们在商业领域的动态,适时送上独到的见解和有价值的信息,以显示自己与他们在财富观念上的高度契合。通过这种方式,王源成功地融入了上层领导的圈子,为自己在集团内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晋升机会,也让自己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