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进入仕途

铁路职工 王常明 2900 字 12天前

袁丽原本正悠闲地吃着饭,听到常明的话,手上动作微微一顿,缓缓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专注。常明详细地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张姐为弟弟争取采购业务,到他对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的思考,以及成立家具厂的初步规划和未来前景。

听完常明的讲述,袁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赞同。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筷,用纸巾擦了擦嘴角,认真地说道:“这主意真不错!”回想起这些年,自己每月从老公常明那里拿十万块钱,虽然生活无忧,但在公司里却忙得焦头烂额,每个月只能挣一千块钱。这样的收入差距实在太悬殊了,完全不成正比。

在公司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们的态度越发微妙。那些嫉妒的眼神、阴阳怪气的话语,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有的同事表面上说着羡慕的话,可话里话外却满是酸意;还有的在背后偷偷议论,各种暗暗的贬低和嘲讽,让袁丽饱受职场PUA的折磨。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她身心俱疲,每天都过得无比压抑。

袁丽想到这些,心中满是感慨。如今常明提出让她担任家具厂的实际控制人,这不仅能让她摆脱那令人窒息的工作环境,还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再白白拿着老公的钱,简直是一举两得。她越想越觉得兴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对常明说道:“我太愉快地接受这个任命了!咱们好好干,一定能把家具厂做大做强!”

常明看着袁丽坚定的眼神,心中也充满了信心。两人对视一眼,仿佛看到了家具厂未来蓬勃发展的美好景象。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对未来的计划又深入探讨了许久。

接下来的日子里,常明和袁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家具厂。他们四处考察市场,寻找合适的场地和设备。常明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与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家具厂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质量。

在区政府的日常运作中,一份来自外资的投资事项定向意见函如同重磅炸弹,在各个部门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份函件的来源正是常明的公司,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凭借着这一关键优势,区上迅速做出决定,给予常明一笔高达40万的接待款。

常明接过这笔钱,深知它承载着巨大的责任与期望。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转身投入到区域的建设之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常明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善区里办公室公共卫生的工作中。他精心规划,组织专业人员对区里的卫生环境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清理和整治。

为了使清洁工作更加高效,常明购置了大量先进的清洁设备和工具。从大型的扫地机到各类消毒用品,每一样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在他的带领下,工作人员们齐心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同时,常明还着手增建新的办公室。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与施工,一座5层的小楼拔地而起。这座小楼不仅外观美观大气,而且内部设施齐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区长看到常明的一系列举措,心中十分满意。原本一直为区里建设资金发愁的他,此刻看到常明的努力成果,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常明的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区里的燃眉之急,还提升了区里的整体形象。

于是,区长决定将常明重新提拔起来,任命他为道外区的经贸室主任。这个职位可不简单,是一个实权干部。常明负责掌握对外经贸和对内经贸两个科室。他不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区里的经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常明在房产领域的布局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九个片区的平房区在持续不断的拆迁进程中,仿佛一条条汹涌澎湃的江河,源源不断地为他带来资金流。账户上的资金如滚雪球般迅速积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4000多万。这一切的成果都得益于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精准的决策。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孟祥大哥从北部湾归来,他的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常明在酒席间看到孟祥大哥的状态,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当听到孟祥大哥在北部湾投资遭遇诈骗,被卷走了大概7000多万时,常明心里猛地一沉。

孟祥大哥的遭遇让常明回想起曾经在自己人生最低谷时,孟祥大哥伸出的援手。那份情谊,他始终铭记于心。于是,常明决定以常务董事的身份聘请孟祥大哥加入自己的集团公司。

常明深知孟祥大哥的困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把目光投向了一家市国企公司。这家公司市值约8000万,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正在寻求出售。常明凭借着自己卓越的谈判技巧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经过多轮谈判,以极低的价格几百万就成功收购了该公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常明带着团队,将收购来的公司进行整合,用它去填补孟祥大哥的7000万亏空。在这个过程中,孟祥大哥看到常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中满是感动。他对常明感激涕零,怎么也想不到常明竟如此仗义,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