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病房,常宁又马不停蹄地楼上楼下地奔波着,办理着各种各样繁杂的手续。缴费处、药房、检查室,他的身影在各个楼层间不停地穿梭。每跑一层楼,他的脚步就变得更加沉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他的脸颊、脖子,浸湿了他的衣衫,后背也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但他丝毫不敢停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张宁尽快得到救治。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执着,仿佛在这一刻,全世界都只剩下张宁的安危。
办完了一切手续后,常宁终于有了片刻的喘息机会。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挪到病房外的长椅上,重重地坐了下去,疲惫地喘着粗气。他的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眼睛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而无神。过了一会儿,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打起精神,深知必须马上给张宁的家属打电话告知情况。毕竟孩子受伤住院,家人有权利也有必要知晓。常宁在张宁的随身物品中翻找着手机,他的动作有些慌乱,双手不停地在背包里摸索着。然而,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他这才突然想起,张宁的手机在掉坑里的时候,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无奈之下,常宁只好用自己的手机拨打了张宁家属的电话。
电话那头许久才传来一个慵懒年轻女子的声音,那声音带着刚被吵醒的娇憨,仿佛还带着一丝没睡醒的迷糊劲儿。她的语气中明显有些不满地问道:“谁呀?要这么早打电话?”常宁赶忙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镇定,说道:“我是常宁的师傅,这孩子上厕所时不小心掉到了坑里,我发现后就赶紧把他送到了省医院。家属要是有空的话,就来看一下吧,我这边医院里的一切事情都已经办好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关切和焦急,不想让对方察觉到他此刻已经累到了极点。
电话那头的女子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声音瞬间提高了几个分贝,带着一丝惊慌和焦急说道:“啊?怎么会这样?师傅,你先别着急,我这就过去,太感谢你了!”说完,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常宁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张宁受伤的样子,心中默默祈祷着张宁能够平安无事。
在做完检查后,张宁的检查报告出来了,双脚的脚踝骨都有不同程度的挫伤,医生给出了 7 天不能下地的诊断结果。常宁看着报告,眉头紧锁,心想这种情况也只能按住院处理了。他掏出手机,直接给主任打了个电话,将张宁的病情详细地跟主任说明了一番。主任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后便干脆地说直接给常宁 10 天的假,让他在医院安心照顾好张宁,还说会马上找个人替他的班。常宁听到主任的这番话,心里一下子莫名地开心了一下,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也减轻了许多。
这医院的前后楼距离不远,如此一来,他既能照顾自己生病住院的妻子,又能照顾受伤的徒弟,简直是一举两得。而且也省得毛宁带着她的女儿和侄子在两个地方来回地奔波劳累了。常宁在心里对主任的通情达理感激不已,同时也感慨万千。他深知在这现实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利益至上,像主任这样在他困难之际伸出援手的人实在是不多见。想想自己过去的遭遇,因为和某些干部关系处得不是特别好,在以前的单位常常受到不公正对待,很多工友都因此对他敬而远之,生怕受到牵连。但主任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嫌弃,这让常宁感到格外温暖。
他又想起了毛宁一家,毛宁因为他受到了连累,甚至还被人绑架了,经历了那样可怕的事情。即便如此,这两口子对他依然不离不弃。常宁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了,他知道,如果换成别人,恐怕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哪里还会像毛宁他们这样,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还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份情谊,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铭记在心,将来若有机会,定要加倍报答。
常宁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静静地思考着未来的日子。他知道,接下来的这 10 天将会很辛苦,但他毫无怨言。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张宁和妻子,让他们都能尽快康复。同时,他也在心里默默规划着,等这一切都过去了,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主任的信任和毛宁一家的情谊,也要努力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让那些曾经疏远他的人知道,他常宁是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人。
小主,
过了一会儿,常宁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情。他走进病房,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张宁,轻声说道:“孩子,别怕,师傅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好起来。”张宁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常宁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开始整理病房里的东西,准备迎接这一段特殊的“陪护时光”。
张宁望着在床边忙碌着整理物品的常宁,这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师傅”,不知为何让他原本慌乱无措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往昔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自小到大,家人似乎总是忙碌于各自的事情,除了按时给他足够的钱,他的姐姐和父母在他的生活里几乎没有留下太多温暖的痕迹。家,本应是温馨的港湾,可对他而言,却常常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哪怕回去,也不过是空荡荡的大房子和形单影只的自己,缺少那份真正的关怀与陪伴。
然而此刻,在这个小小的病房里,师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春日暖阳,慢慢驱散了他内心长久以来的阴霾。师傅为他跑前跑后办理住院手续,细心地帮他换洗衣物,现在又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病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他干涸已久的心田。张宁的眼眶渐渐湿润,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在心底蔓延。他终于明白,亲情的温暖并非仅仅来源于血缘关系,有时候,那个毫无血缘之亲的人,却能给予你最真挚、最贴心的关怀与陪伴,就像常宁现在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