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一个宣抚司,再没有第二个幕僚或官员愿意像马扩那样去为国拼搏,为国牺牲。
但是,马扩的这种为了国家利益置生死于度外的豪迈气魄和英勇壮举,却感动了最底层的士兵,军中共有十五名士卒勇敢地站了出来,愿意与马扩“偕行”,一起前往燕京。
五月十八日(乙亥)夜晚时分,以童贯暂借的阁门宣赞舍人之衔出使燕京的马扩,携带定帝的谕降诏书和宣抚司的谕降书榜,率领部属渡过了界河白沟。
那边厢马扩等人尚无消息传回,这边童贯却又按捺不住了。
五月二十五日,前军统制杨可世听说燕人早就准备迎接王师的到来,若王师入境,必箪食壶浆以迎。于是率领轻骑数千,直欲取之。至兰沟甸被燕国宗室萧大石所掩杀,大败而还。
五月二十九日,种师道进兵白沟,接到报告说:河北有军情,种师道节制诸军,重复了皇帝和童贯的命令,就是不得杀燕国一人一骑。杨可世即遣骁将赵明率军持黄榜旗前往边境招降,实际上赵明所率定军和燕国军队已成隔河对垒之势。赵明占据桥头向燕军招降还派人把黄榜旗送到燕军那里去。燕军将领看了后大骂:“不用废话,不就是死吗。”话语未完,矢石如雨就向定军射来,定军不曾防备,又拘于命令,不敢还击,损失不小。前军马上把这个情况报告了种师道,种师道说:“既然两军交锋打起来了,怎能束手就死?还击的有功。”诸将又吵嚷着说:“如果兵不血刃和平招抚燕京,那么和诜等人吃现成的,坐在那里等着奖赏。而我们还要来干什么?”这边杨可世勒令所部将士临河布阵,分遣赵明麾众还击,燕军隔着河岸挥舞军旗指挥军队作战,骑兵随着旗帜所指的方向向西奔驰。杨可世对诸将说:“下流必有可涉水渡河之处,须分兵据之。”随后会合了种师道派遣来支援的泾原路将领赵德说:“立刻前往迎敌。”赵德还未及前往,燕军已渡水驰骛。赵德知势不妙,乃返。杨可世大呼骂道:“匹夫怎么往反方向退呢,何以报国。”于是放弃收守卫桥头,亲自前往迎战。燕国骑兵很快分左右翼围把他们围了起来,赵明兵少也被打垮,杨可世胸腹中了铁蒺藜箭,浑身是伤,靴子里都是血水,还被打掉了两颗牙齿,却手杀数十人得以幸免。当天夜里燕军还准备实施突击,因为种师道的军阵四周敲了一夜的军鼓,燕军怀疑定军要出击,才没有出动。直到天亮,才知道受骗了,再要进攻,因定军已经合成一个铁桶阵,才没有成功。
第二天,西路辛兴宗驻军范村,和燕军展开激战,前军王渊中枪几乎堕马,胜败未决辛兴宗遣中部将杨可世援之,又亲出军门以上将节钺督战。
看到东西两路军战况不利,种师道决定连夜退兵回雄州,辎重先行,种师道率精锐断后,但是还是被燕军发现,用轻骑追击,定军大乱。好不容易回到雄州,燕军又突然赶到,宣抚司下令诸军不能进城,估计是怕被燕军乘机攻进城来。但是这时城内城外大乱,杨可世率人马迎击燕军,辛兴宗也率领胜捷兵援救。当时天黑暗,北风大雨,震雹如拳,可惜定军当面不能相视,自中午至晚上风雨更急。此战,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计。
常佶接到战报奏章,对燕的态度立即由藐视转为畏惧,六月十二日己亥宣抚司奏到,急召大军还师。
至此,继五路伐宁大败而回后,大定十万大军北伐,为数千燕军大破惨败,前后不及两月,所谓伐燕收复燕云十六州彻底成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