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丰亨豫大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65 字 13天前

譬如六贼之首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他又说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任用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开凿大伾三山,建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万。两河人民,愁困不聊生,而蔡京竟以稷、契、周公、召公自居。又想扩大宫室规模以求恩宠,召童贯等五人,暗示说宫中狭窄简陋。童贯等都听命于他,他们各显神通,争相以堂皇奢侈为得意,而延福宫、景龙江的修建,使皇帝等更奢靡,修了更加华丽的艮岳。其罪责累累,罄竹难书。

不过,有一说一,在冯过看来,蔡京当政还是有所作为的。

譬如,他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大定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

崇宁年间主持“崇宁兴学”,为大定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主要举措有: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是大定“兴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对本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除了这“六贼”,在原时空,汪伯彦、黄潜善、孙觌、高世德可都是反面人物,嗯,还有和冯过同“办公室”的那两位。至于赵明诚,则是恨屋及乌了,算不上是受了无妄之灾,和这些人混迹一起,近墨者黑,早晚成一丘之貉嘛。

当然,冯过对姓赵的“恨铁不成钢”,关键在于李清照。

他对这位“千古第一才女”观感极是微妙,文坛顶流,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的女子很难有人能般配呀,赵挺之差太远了。

那个时空,李格非因为遭人陷害而被贬,当时世代为官的赵家为了不受牵连,决定“休了”李清照。当然,赵家之所以休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清照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赵父赵母逼赵明诚休了李清照就不足为奇了。赵明诚显然还是放不下李清照,于是事情就这样僵持不下。

而预感不妙的李清照也主动回到娘家去了。就在赵明诚左右为难时,夫妻关系悬崖式的掉入了谷底。

赵明诚知江宁府时,发生了一次叛乱事件。原来当时御营统治官王亦心生不轨,赵明诚的部下曾将此事汇报给了他。而赵明诚非但不以为意,还在王亦叛乱的时候弃城而逃。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查办。赵明诚的孺弱胆小让李清照万分震惊,失望之余对赵明诚开始疏远起来。

赵明诚羞愧而死后,李清照万念俱灰,一个人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余生。

可以这么说,嫁给赵明诚,绝对是李清照的不幸。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不存在的,冯过便寻思着该如何拆散李、赵的“美好姻缘”。

嗯,今天便是约好了拜访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