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清风两袖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36 字 13天前

而在冯过看来,此人确是将惺惺作态推向了无人企及的新高度,无担当,滥情之极,偶尔记起时便你侬我侬,大多数时间只顾着沾花惹草、风流快活。临了临了,才发现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人,有毒,可远观不可接近,否则必为其所伤。

当然,这是那个时空的事件轨迹,这个时空,或许他们二人就此一别两宽了呢,但愿卞玉京能得以善终吧。

讲真,冯过觉得自己是身带惹祸精特质了:乡试罢,遇上官兵剿洞庭湖贼匪,是为“白鹿洞书院事件”;会试罢,撞上倭寇袭扰金陵城,称作“南京倭寇事件”。幸运的是,一次作为旁观者一次身为局中人,他都安然无恙。有道是可一可二不可三,是否殿试又会碰上啥事件而……啊呸,坏的不灵好的灵。

因闹了这一出,赴汴京殿试的贡士与座师、房师们一并启程,南京方面调了一营军士护从,以免发生意外。

千来人的队伍想加快行程是不可能的,好在殿试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倒是不惧错过。

冯过原想着绕去水泊梁山领略参观一番,也成了泡影。

路上倒不枯燥乏味,既有资南嘉几个美眉共行,谈谈情听听曲,美哉乐哉。杨廷和也是极看重冯过这位门生,时不时的唤他过去“考校”一番,四书五经聊的不多,话题较杂,涉猎及广,天文地理皆有论及。冯过虽不及杨廷和那般博学,对世界的认知却远胜对方,偶尔抛出的某些观点都让杨廷和大感兴趣,求知欲忒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譬如某回冯过说秃噜嘴,说这个世界是圆的,石斋先生听的眉头紧皱,却未叱责其“妖言惑众”,只问“何以见得”。冯过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无奈,只好尽量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座师解释。嗯,他曾在鄱阳湖游玩,湖水浩浩汤汤无边无际,像是一面超大的镜子,人乘舟荡漾湖面,如若远方有船驶来,先看到的是船的桅杆,接着整只船从上到下慢慢映入眼帘,为什么会这样?还有,他有一位好友去了南洋谋生,据他说乘船一直往前,不绕弯不折行,若干日子后会回到原处,为何?就是因为咱们身处的星体是圆的,是个超大的球体,可以叫做“地球”。一个小的球体看起来明显是圆的,地球之所以看起来是平的,是因为地球太大太大。

以儒家观念来看,自夏商以来便有天圆地方之概念。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之大以无边际,是为天。天之下是为天下,天下必须要由天的嫡长子所掌管,是为天子。天子之下是为国,国之主为君,是为诸侯。诸侯之下为家,一家之主为大夫。大夫之下为士子。

以道家理念所解,是为宇宙。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墨子。宇为空间,指东西南北所有的空间,宙为时间,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而这个宇宙的主宰就是玉帝,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天。

以佛家理念来说,是为世界。大千世界,芸芸而已。道理与道家相若,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左右曰“界”。宇宙之尊,曰玉帝也。天下之尊,曰天子也。世界之尊,曰佛也。

玉帝之尊,以佛道二家共举,视为天下之至大至尊也。玉帝下谓天帝也,视东南西北中,以五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