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代昌之后,因为大楚开放国门的政策,扬州繁华更胜以往。
其时,扬州是“南北要冲,百货所集”,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爪哇、高丽、日本等国的商人都坐船来扬州,在经过扬州官员审核后北上洛阳、长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杨州。
楚未军阀割据,杨行密反楚围扬州城,扬州被围半年,城中粮尽,连草根都吃光了,守军就在城中把人抓来卖,一个人只值钱五十,死者十分之六七,侥幸活着的也都皮包骨头,形似骷髅,气息奄奄。
而景福元秋,孙儒火烧扬州城,号称大军五十万,蝗虫一般直扑宣州获取粮食。当时,孙儒杀尽了扬州的老弱妇女作为军粮,然后强迫裹挟了所有扬州壮丁渡江攻打宣州杨行密获取粮食!
五代十国期间,扬州数度易主,饱经战火摧残,早已不复往日繁华景象。
之后常定征南唐,又在扬州掀起战祸……
战后数十年,扬州方缓过劲来。
大定时扬州的“州城”,只略向南稍加扩展,而蜀岗上的“子城”已成为废墟。
冯过一行站在蜀岗上,遥想当年,不由唏嘘不已,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见徐元杰几个望着自己,冯过摆摆手:“偶得,一时感叹罢了。”
他居然在此刻分了神,想起金大师在其小说中描写郭靖背黄蓉去求救一灯大师被阻时的情节。
樵夫先后唱了三曲,这三首曲子,虽曲词不一,但皆以《山坡羊》这个着名的曲牌名为曲调,最后一曲便是他适才吟的那阕。
樵夫所唱的三首曲词,都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作品,分别是《山坡羊·咸阳怀古》、《山坡羊·洛阳怀古》和《山坡羊·潼关怀古》,而黄蓉所唱的,则是元代文学家宋方壶所作,叫做《山坡羊·道情》。虽然小说中是以黄蓉的曲子来衬托她的才智,但很明显在黄蓉和樵夫所处的年代,是不可能唱到后人作品的,于是在作品连载完结时,就有评书者佟硕之先生在他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一书中给这一情节,取了一个“宋代才女唱元曲”的梗,来映衬这个漏洞。借以希望金庸先生以后笔下要更多几分小心。
金大师道,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这就是说黄蓉和樵夫唱这个曲子是正常的,毕竟当时这个曲调已经很流行了,至于曲词就是纯属巧合性的与后人之作撞词了,亦或是后人的张养浩听了这几首流传已久的曲词,再加以完善。
金老又在篇者按中说:“评者以本书‘宋代才女唱元曲’为笑,作者撰写武侠说部,学识浅陋,于古代史实未能精熟,但求故事生动热闹,细节不免有误。”
既饱学严谨又低调谦逊,这大概是其受世人尊崇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