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民兄”如数家珍,将南昌城的历史变革娓娓道来,倒也说的简洁明了。
冯过细听下来,这座“英雄城”的变迁与那个时空的历史大同小异,所谓历史惯性确是存在的。倒是“信民兄”说的头头是道,显然是胸有丘壑,话语问旁征博引,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定是博览群书的。
这也正常,江西乃科举大省,名声在外的文人不胜枚举,如欧阳文叔、王介甫、大小晏、曾巩、黄鲁直、朱子夫等等,称雄文坛,人才辈出。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本朝江西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之一。由于中原人民南下,江西人民增添了新鲜血液;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大大地推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此时,江西的人口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十。
而在作为文化繁荣参朝物的会试成绩中,江西进士数量仅次于福建、浙江,名列第三。
李传道在为江西人杨万里所作的谥告中称:“窃观国朝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如欧阳文忠公,王文公,集贤学士刘公兄弟,中书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刘公恕,黄公庭坚,其大者古文经术足以名世,其余则博学多识,见于议论,溢于词章者,亦皆各自名家,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众者。”
“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众者”,这代表了时人对宋代江西人才现象的基本认识。而李文中所提到的欧阳修、王安石、刘敞兄弟、曾巩兄弟、李觏、刘恕、黄庭坚等人,除李觏外,其他几人均为进士家族成员,此足见进士家族在宋代江西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影响。
大定建国以来,江西进士家族有九十九家,含进士二百七拾四人,一门数进士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先后出现了宰辅十七人,其中宰相(首辅)六人。
文昌江西,名副其实。
八月的南昌城,千万别小觑了任何一个来此乡试的读书人,说不定其中哪一位便是未来的首辅大人呢。
“信民兄”一行数人尽是相貌堂堂,言行有度,倒是令冯过多看了两眼。对方有所察觉,见冯过着实是个貌美丰姿的少年,可当“人样子”之称,暗暗惊叹,乃微笑示意。
“信民兄”?冯过依稀记得似在何处听过此名,却实在记不起来,便未放在心里。
永和门在南昌城的东面,是此时的省城七座城门之一。
是的,如今的南昌城止有七门。
本地有句谚语——七门九洲十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