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咱们在连战连捷后都做了些什么,就不点名了,一些个倚重的兄弟都飘飘然的认定官兵不堪一击,开始山珍海味酒池肉林,甚至还当街强抢民女……没人管,也管不了。义军凡是抓住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恨。这……“义”在何处?要知道,那些被百般折磨致死的官吏并非个个都是穷凶极恶该当千刀万剐之徒,其中不乏清官良吏,却也成了泄私愤的牺牲品。夫君啊夫君,在那时事态便不受控制了呀。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派系也越来越多,苏州、湖州、处州、婺州、台州、越州、常州、秀州……一呼百应?项背相望?怕是来分一杯羹的居多吧。派系林立,各自为政,这样的队伍注定要分崩离析。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只是夫君你一意孤行,自大膨胀的完全听不进去劝……但到现在你还不深刻反省要一条道走到黑?
再说那钟相、杨幺,起事后焚官府、城市、寺观、神庙及豪右之家,杀官吏、儒?、僧道、巫医、?祝及有仇隙之?,并占据地主的?地,归为?有。他们把杀官吏等称为“?法”,把平分这些?的财产称为“均平”,斥朝廷国法为“邪法”,对于“执?之夫”和“渔樵之?”,则加以保护。凡是参加起义军的,?律免除赋税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束缚。
此般种种行为是否很熟悉?是的,不就和咱们“永乐大军”一样么?那会不会殊途同归呢?照我说几乎是肯定的。杨幺仗着熟悉地形,抢占易守难攻之处,使得官兵围剿数次折戟沉沙。
但又能坚持多久?夫君你非得要去趟浑水?
方邵氏对丈夫失望透顶,终究死了心。
王三虎从中劝解无效,便建议方邵氏暂时留在龙虎山,等联系亳儿的消息传到再接来方兰芝,日后且看局势再作定夺。
幸得他极善交际,与龙虎山的道士有些交情,求了一草庐让嫂子在此“修道”。
至于方邵氏的安危,一则龙虎山乃道教祖庭,罕有胆大妄为作奸犯科者,再者方百花一身功夫可是连“南离大将军”石宝都认可的,等闲歹人可绝害不了她。
于是,七日前,方、王二人奔赴岳州,方百花则留在龙虎山,不想还遇上了冯过。
缘,真的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