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位罪人,安禄山》
……
【安史之乱,八年战乱死伤人数超过三千万人!使盛唐走下坡路!】
……
出生:安禄山生于公元703年,他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是粟特人。
成长:安禄山早年丧父,随母亲改嫁,因此他有两个姓,原姓康,后改姓安。
参军:安禄山成年后,加入了唐朝的边防军,因其勇敢和机智,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升迁:他先后担任过多个边防要地的节度使,包括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等职,掌握了大量兵力。
在担任这些要职期间,安禄山的军事才能和统帅手腕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比如在担任平卢节度使时,他成功击退了突厥部落的侵略,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在任范阳节度使时,他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打败了叛乱势力,巩固了朝廷在北方的统治。他善于利用地形和情报优势,训练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在关键时刻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成就,安禄山逐步积累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为后来的反叛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安禄山在担任节度使期间,还注重改善边境居民的生活,修建水利设施,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他的兼顾民政的治军作风,也为他赢得了一定的民心,增强了部下的士气。可以说,安禄山在边防征战和地方治理两方面的卓越表现,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受宠:安禄山因其军事才能和善于交际,深受唐玄宗的宠信,被赐予大量的封地和官职。权力扩大:在唐玄宗晚年,安禄山的权力不断扩大,他掌握了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成为唐朝最有权势的军事领袖之一。
安禄山凭借自身的军事成就和政治手腕,逐步在唐朝权力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先后被封为柳城郡王、安西节度使等重要职位,掌管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在唐玄宗晚年时期,安禄山更是成为了朝廷上最有影响力的将领之一。比如,他曾利用中原战事频繁的机会,多次向中央政府要求增兵和资金,并成功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此外,他还善于利用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巧妙地平衡各方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可以说,安禄山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最终成为了唐朝最有权势的军事领袖。
安史之乱起兵反叛: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唐朝,这场叛乱被称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建立政权:安禄山在起兵后不久,即在洛阳称帝,建立了大燕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