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
几个人家家里的场景,估计都大差不差。
所以当这些人互相对视眼神,才知道彼此对姜柔本人有多看不起。
人家杜幼菱就算父亲是泥腿子那又怎么样,但她父亲还从过军呢,还救过小将军萧凌的命!
不说她父亲,就是两个哥哥,一文一武两个状元,一门双状元,就连很多世家都做不到同时拥有文武双状元!但他们杜家做到了。
据说,杜幼菱还有个同样惊才绝艳的四哥,因为年纪小,被师父带着出去游学去了,等明年回来参加会试,有人断言,不是状元就是探花。
到那时,杜家可就真达到了极高的鼎盛,最起码在读书人的眼里,那绝对是“我辈楷模”一般的榜样力量。
而由杜鸿羽这个惊艳了整个京城的状元郎,亲自教导的杜幼菱,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姜柔随父在外府城生活的时候,也不知道能请到什么水平的西席,就敢这么大言不惭地说,自己随便写写,就能稳压杜幼菱!
简直不知所谓!
可是没办法,这几户人家的女儿,都被自家父亲叮嘱过,一定要他们和姜柔交好,所以她们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口不对心地应和着姜柔。
又过了一刻钟,作诗的时间到,过来收取诗文的侍女过来了。
那几个官宦人家的姑娘,不免有一些慌张,彼此看了看,已经干了笔记的宣纸上,就没有一首有新意的诗,“我们几人里面,一首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诗都没有,怎么办啊!”
这几个女子虽说是奉父命,来给姜柔交好的。但是她们来参加诗会,也完全是因为她们本身就很喜欢诗社,各个也都颇有才情的。谁不想在诗会上,留下才名呢!
只是想不到,今日这命题会这么普通,忒没新意。
这种都烂大街的主题,有什么好写的嘛。完全写不出新意和亮点啊!
于是等几人快要交出自己的诗文时,不免有些焦虑。但是姜柔则是自信满满,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能写出多么惊才绝艳的诗文呢。
于是她们几个也就不说话了,就这么等着,等着看姜柔能写出来什么惊为天人的好诗,才能让她露出这么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