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6年10月18日,“里海怪物”首飞成功,因为我是10月18日生,所以记得非常清楚,嘿嘿。”
“这只大水怪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几经更改参数,不断进行数据与性能的调整,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
“不过,地效飞行器由于是贴地飞行,或者贴水面飞行,对于天气的要求就比较高一些。”
“如果是大雾天或者是大浪天气,自然是对它影响非常大,浪高超过4米直接歇菜,三米左右还算OK.”
“喀秋莎,我没能记住它的详细数据,其他的还得你补充一下。”
这位大哥哥也不晓得是谦虚,还是真的不记得。
“嗯嗯,我晓得了!”喀秋莎点头如小鸡啄米,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眸冲着镜头笑得古灵精怪:
“这只大水怪在机首装有8台VD-7涡喷发动机,用于形成‘气流引射’。”
“另有2台VD-7涡喷发动机装在垂尾顶部,用于提供加速和巡航的动力。”
“79年,这2台发动机移到了驾驶舱顶部。”
“这种大水怪不止一艘,我们家造船厂就有一艘起飞重量500吨的大家伙,嘿嘿!”
话至此,喀秋莎话锋一转,指向身后的湖面:
“不过呢,今天我要带你们领略的‘贝加尔湖水怪’,可不是这种用于战斗之中的哦,而是一种民用的小型水面地效飞行器,哎嘿嘿!”
说完,喀秋莎按住耳朵上挂着的耳机,农场对讲机呼叫:
“呼叫‘大麻花’爷爷、呼叫‘大麻花’爷爷,我是喀秋莎呀!”
众人还有些奇怪,怎么有人名字叫大麻花?
就听对讲机里喀啦一声,传来一声天津口音的回复:
“收到!大麻花收到!我哩个乖乖,你有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