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旭在美人靠上坐下,风扬起的纱幔时不时地在他的脸上飘荡。他的脸在纱幔下若隐若现。头顶的灯笼照射出的光芒倾洒在他的侧脸上,使得他原本硬朗的五官在这一刻竟然也变得柔和起来。
明筝朝他靠近,却被他一把揽入了臂弯中,接着他的气息喷在了脸上,两人所隔不过寸许的距离。
两人虽是夫妻,但明筝面皮薄,不愿意在外秀恩爱,她脸颊一热,连忙起身说:“你做什么?”
“咱是正经夫妻,你怕什么?”
“我可没你脸皮厚。”明筝依旧去桌前吃东西去了。
船儿跟着慢慢地摇晃,过了一阵,总算悠悠地靠了岸。明筝才发现了他们已经到了大观楼下。整个大观楼被灯笼妆点得尤为醒目。
小主,
“你还安排了什么?”
“你上去不就知道呢?”
他今晚和平常真的有些不同,明筝缓缓上了楼,随即就听见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明筝刚露了个脸,重楼就跑到跟前了:“爹,娘,你们总算来了。我刚才接连猜中了三个灯谜。这些都是我赢来的奖励。”他将一些小玩意儿拿给明筝看。
明筝笑着说:“乖,你倒也能干。”
这屋子里很是热闹,放眼看去却见有十来个小孩子,男男女女的。除了孩子们,自然还有孩子们的家长,今天被请来一起过灯节的都是些宗室。之前在京城的公主、驸马,世子,郡主等等。
元宵节本来就是个合家团聚的日子,既是宗室,又是亲人。如今聚在一处格外地热闹。
重楼和这些孩子们也能混到一处,也不用明筝操心。刚露面不久,裴旭就被人给拉走了,接着又有公主过来主动和明筝问好说话。
这宽阔的大厅正中央摆放着一面二十四扇的画山水上屏风。屏风上粘着各式各样的灯谜。
“齐王妃也猜两个吧?”
明筝摆手说:“我自幼猜谜就不怎么在行。”
“没事的,不过应个景儿,大家乐一乐。”
依稀记得那年端午,也是在这大观楼上,她陪着太后、皇后、贵妃等一起观赏湖中赛龙舟时的情景。那天的阳光多么刺眼,她清楚的记得是皇四子拔了头筹。这才几年的光景,当初的那些人似乎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她平时懒于应酬,跟前这一张张陌生的脸,明筝也很难将他们的名号和脸对得上号。
“齐王妃猜得不错,谜底果然是面具。王妃深藏不露啊,之前还说不会。”
在大家的笑闹声中,明筝接过得来的奖赏,原是一朵大红色堆纱的宫花。
旁边的永安郡主便主动替明筝将宫花戴上,又赞许地说:“咱齐王妃本就生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这花到了您的头上倒是逊色了不少。”
听见了这些刻意的奉承和吹捧,明筝只是礼貌地笑笑,显得没那么尴尬。
热闹中突然见那不远的地方升起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烟花,当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明筝陪着孩子也站到了阑干处,凭栏眺望,夜空中绽放的朵朵绚丽的烟火点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所有人的脸。这一刻每个人的心目中都许下了同一个愿望便是希望这一年安稳,太平。
裴旭什么时候到身边的明筝也不知道,他突然凑近了明筝的耳朵和她低语了一句:“你猜我许了什么愿望。”
“许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这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
“你这人也太贪心了吧。”
裴旭凑在她耳边说:“我想再养个女儿,也就这么一个遗憾了。”
“那生的还是儿子你将怎样?”
“简单啊,就生到女儿为止。”
明筝无奈地叹息:“你想累死我啊。”
“咱们还年轻,多养几个也行。早些年是耽误了,现在正是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