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唐风云起

李峰的回忆 阿末啊 4669 字 12天前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击退了山贼。

但在战斗中,叶澜受了重伤。

李承道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名医为叶澜治疗。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

大夫为叶澜诊治后,说:“她的伤势很重,但只要悉心调养,还有康复的希望。”

李承道日夜守护在叶澜的身边,精心照料着她。

在李承道的关怀下,叶澜的伤势逐渐好转。

经过这次事件,李承道明白了,无论身处何处,都要有保护身边人的能力。

他开始重新训练村民,让他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家园。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承道和叶澜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他们在山谷中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村民们都为他们送上了祝福。

然而,外面的世界依旧动荡不安。

一天,一位旧部找到了李承道,告诉他:“殿下,如今李世民的统治越发残暴,百姓们苦不堪言,大家都盼着您能出山,拯救苍生。”

李承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渴望平静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

叶澜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殿下,您去吧,这是您的责任。”

李承道紧紧握住叶澜的手:“那你等我回来。”

李承道再次踏上了征程。

他召集旧部,组建了一支义军。

他们一路征战,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响应。

李承道的军队越来越壮大,终于引起了李世民的重视。

李世民派出大军前来围剿。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李承道率领着义军与李世民派出的大军在旷野之上对峙,双方旌旗蔽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李承道,你这逆贼,竟敢再次兴兵作乱!” 李世民的将领在阵前大声呵斥。

李承道手持长剑,高声回应:“李世民残暴不仁,我李承道今日是为天下苍生而战!”

战鼓擂响,双方士兵如潮水般涌向对方。李承道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他的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一挥动都带起一片血花。

在李承道的激励下,义军将士们个个悍不畏死,奋勇杀敌。但李世民的大军毕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渐渐占据了上风。

“殿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一名将领满身鲜血地冲到李承道身边。

李承道咬牙道:“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一支奇兵从侧翼杀来,为首的正是叶澜。

“李承道,我来助你!” 叶澜娇喝一声,带领着一队精锐骑兵如旋风般冲入战场。

叶澜的出现瞬间扭转了局势,义军士气大振,重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李世民的大军终于开始溃败。李承道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数十里。

这场胜利让李承道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大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义军。

然而,李世民并未善罢甘休,他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准备与李承道进行最后的决战。

李承道深知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他和叶澜日夜商讨战略,积极备战。

决战的日子来临,双方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摆开阵势。李世民亲自坐镇中军,威严的目光注视着对面的李承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定要将你彻底击败!” 李世民高声喊道。

李承道毫不退缩:“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战斗再次打响,双方士兵舍生忘死,战况异常惨烈。李承道和叶澜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军的伤亡越来越大,逐渐陷入了困境。

“殿下,我们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想办法突破!” 叶澜焦急地说道。

李承道望着四周的敌军,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叶澜,你带领一队人马佯攻敌军右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则率领主力从左翼突破。” 李承道说道。

叶澜点头:“好,殿下小心!”

按照计划,叶澜带领人马冲向敌军右翼,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李世民果然中计,将大量兵力调往右翼支援。

李承道趁机率领主力从左翼发起冲锋,如一把利剑般撕开了敌军的防线。

李世民见势不妙,亲自率领亲卫部队前来阻挡李承道。

“李承道,休要张狂!” 李世民怒吼着冲向李承道。

两人再次交锋,剑与剑的碰撞声震耳欲聋。

就在两人难解难分之时,叶澜成功突破了敌军右翼,从后方杀向李世民。

李世民腹背受敌,渐渐抵挡不住。

“撤!” 李世民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李承道的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唐的局势瞬间发生了逆转。

李承道和叶澜率领着义军乘胜追击,一路收复失地。

各地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他们将李承道视为拯救他们的英雄。

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李承道终于兵临长安城下。

长安城内,李世民惶恐不安,他没想到李承道竟然能够走到这一步。

“陛下,如今局势危急,不如求和。” 一名大臣建议道。

李世民怒目而视:“求和?朕绝不向逆贼低头!”

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众叛亲离,许多大臣和将领都暗中与李承道联系,准备投降。

终于,在一个夜晚,城门被打开,李承道的义军进入了长安。

李世民在宫中被擒,他望着李承道,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悔恨。

“李承道,你赢了。” 李世民说道。

李承道冷冷地看着他:“你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李承道登上皇位,改国号为 “仁治”。他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减轻百姓的赋税,整顿吏治,加强军队建设。

在他的治理下,大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安宁。

叶澜被封为皇后,她协助李承道处理朝政,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