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钢铁洪流与量子浪潮的共鸣

跨海突击阶段正式开始,H时前6小时,赵将军的指挥部已经收到了最新的情报更新,战斗的第一步已然开始。

“天穹-9,启动电磁迷雾系统。”指挥中心里,赵将军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随着命令的下达,克里特岛上的一排排先进的“天穹-9”电子战无人机升空,它们配备了高效的电磁干扰系统,迅速组成了一张覆盖广阔海域的电子战网。

成群的“天穹-9”无人机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划过夜空,精准地在目标区域建立起电离屏障。

随着电磁迷雾系统的启动,一道强大的电离层逐渐扩展,迅速笼罩了从克里特岛到苏尔特之间的200海里海域。

这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几乎被完全遮蔽,哈夫克的侦察卫星和雷达系统全部处于瘫痪状态,仿佛被一张看不见的巨网所禁锢。

海面上所有的船只、飞机以及任何潜在的侦察工具都变得无法探测,敌方完全失去了对海域的掌控。

“敌人没有任何反应,”红狼通过耳机的通讯设备向赵将军汇报,“他们的雷达系统完全被干扰,完全看不到我们的动向。”

赵将军站在指挥中心内,双手紧握,目光紧盯着显示屏上的战况。“一切如预期。现在,行动进入最后准备阶段。确保电磁干扰持续到H时,接下来的时间是决定性的一刻。”

随着“天穹-9”电子战无人机群持续保持电磁屏障的覆盖,哈夫克的防御系统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敌方的舰船、空中侦察机,甚至海底潜艇的通讯系统都出现了短暂失联,无法获取任何关于来袭威胁的情报。

而此时,GTI的特战队员们已经准备完毕,他们的登陆艇悄无声息地从克里特岛上的海岸线出发,像一群幽灵般悄然滑入黑暗的大海。

每一名特战干员都穿戴着M-5 Relink '神盾'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敌人未察觉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并迅速占领苏尔特。

“保持通讯畅通,但保持低调。避免任何暴露的迹象。”红狼通过密信对队员们发布指令,所有人心无旁骛,紧张而有序地划破波涛,朝着敌军防线进发。

在跨海突击的第一阶段,成功地利用电磁干扰使敌人的侦察完全陷入盲区,GTI的特战队员们已经具备了极大的优势。

他们的登陆速度和隐蔽性让哈夫克的指挥部几乎没有预警反应的时间。

与此同时,位于战区外围的支援部队也正在紧密部署。

由先进无人机和战术卫星组成的后勤保障系统,将确保一旦登陆成功,GTI部队能迅速获得必要的物资补给和空中支援。

赵将军注视着战局的发展,他知道,这一场电磁迷雾掩护下的突袭,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优势,更是一场在时间和心理上的博弈。

敌人一旦失去反应时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没有反击余地的压倒性攻击。

"天穹-9"的电磁屏障还在持续,敌人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而战斗,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H时-6小时丨克里特岛东海岸】

暗蓝色海浪拍打着"沧龙"级气垫登陆艇的防雷达涂层侧舷,红狼少校的战术目镜上跳动着苏尔特海岸线的三维建模。

这位有着多次突袭经验的指挥官正用指节敲击ZTD-30"海鲨"突击车的纳米相变装甲,金属表面立即泛起水波状纹路。

突击编队临战检查清单,载具作战模态转换,包括

气垫航行模式:12艘沧龙艇尾部的MHD磁流体推进器完成预热,艇身抬升1.2米进入悬浮状态

车载武器系统:105mm车载火炮完成6级海况模拟测试,激光反导阵列展开120°防御扇区

乘员生命维持:突击车内气压升至1.3个标准大气压,预防抢滩时可能遭遇的水雷冲击波

"威龙,你的外骨骼神经链接率还卡在91%?"红狼瞥见全息界面的红色警示条。

"见鬼,这破芯片……"被称为GTI最强单兵的火力手扯开颈部护甲,将生物电极重新刺入脊椎接口,M-5系统的荧光纹路瞬间从肩甲蔓延到指尖。

红狼和威龙带着第一批次的特战干员们,稳稳地登上了指挥舰上的两栖登陆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舰上的气氛一片肃穆,特战干员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专注和决心,战斗的激烈程度已经无需言说。

红狼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过身旁的队友们。

他们早已在无数次训练中磨合默契,今天,这一切将付诸实践。

"所有人,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确认无误。"红狼低沉的声音响起,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开始逐一检查每一辆ZTD-30“海鲨”两栖突击车的状态。

每一辆突击车都在进行最后的武器系统检测,确保其火力和防护都处于最佳状态。

威龙走到一辆“海鲨”旁,手指轻触车辆外壳,检查了装甲车的装甲情况,并仔细确认了车辆的通讯系统是否能与指挥部保持有效联系。

小主,

每一名特战干员都在为即将来临的任务做着最后的准备,确保所有装备的完好无损,特别是个人武器和战术装备。

H时-4小时,两栖攻击舰"昆仑山"号甲板上,威龙站在防弹舷窗前,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远处正在航行的055型驱逐舰"咸阳"号。

随着舰体的逐渐靠近,威龙不禁心中暗自赞叹,这艘经过改装后的驱逐舰,已经不再是原本那艘拥有强大火力的战舰,它如今的战力,堪称不可小觑。

"咸阳"号的舰艏换装了最新型的"鹰击-21H"高超音速导弹,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000公里,末端速度更是超过了10马赫,几乎任何哈夫克现有防御系统都难以拦截。

这意味着,"咸阳"号的攻击范围已经大大提升,能够在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打击远距离目标。而这种精准且迅猛的打击,将使敌人无处可逃。

紧接着,威龙将视线移向了"赣州"号,这艘052D改型驱逐舰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火力升级。

首先,舰艏部分的“鹰击-21H”导弹系统的加入,使得它的远程打击能力大大增强。

紧接着,舯部的"天雷-7"电磁脉冲炮塔格外引人注目,这座新型炮塔能够发射强烈的电磁脉冲,瘫痪半径30公里内的所有电子设备,无论是敌方的雷达、通信系统,还是导弹控制系统,都会瞬间失效,带来致命的打击。

威龙知道,一旦这座电磁脉冲炮塔投入实战,哈夫克的电子战能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最让威龙感到震撼的,是"赣州"号舰桥顶部新部署的量子纠缠雷达阵列。

这个系统的精度达到了0.0001角秒,意味着它能在极远的距离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到微小的目标,无论是潜艇还是隐身战机,都会被雷达完美捕捉。

量子纠缠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对敌方隐形技术的克制,让威龙在面对未来敌人时,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而最让人瞩目的是,"赣州"号的机库被扩容为双机位,足以搭载攻击-11隐身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的高隐蔽性与超强的打击能力,使得它在现代海战中成为了极具威胁的存在。

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出现,使得"赣州"号在进行远程精确打击时,可以通过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进一步压制敌方的防御力,甚至能在敌人未发现之前进行精确打击。

威龙凝视着远处的"咸阳"号与"赣州"号,心中涌现出一种预感——即将到来的战斗,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战。

新型的武器装备以及先进的科技技术,已经让整个战场的规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转过身,看向正在忙碌的舰员们,脸上露出一丝深沉的微笑。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震撼敌人的打击力。” 威龙低语,心中已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H时-3小时丨突破电磁迷雾】

055型驱逐舰"咸阳"号突然横切至编队前方,舰艉的H/PJ-45A 130mm舰炮以每分钟40发的速率向天际线倾泻智能弹药。

威龙的视网膜投影显示出弹道轨迹——这些配备滑翔翼的炮弹将在80公里外展开成侦察子母弹。

沧龙编队呈箭矢阵型切入"天穹-9"无人机制造的电离屏障,突击车观测窗外的现实世界开始扭曲。

威龙头盔里的战术AI发出合成音警告:"注意,3点钟方向检测到哈夫克军团的'海妖'声呐浮标群!"

“通知海军部队,量子通信中继无人机升空,建立与天基系统的抗干扰链路,”骇爪立刻进行了通讯转接。

联合火力准备阶段,052D改型驱逐舰"赣州"号的指挥室内气氛紧张,量子雷达阵列发出的尖锐警告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雷达屏幕上,苏尔特外海220公里处的异常电磁信号在瞬间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