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贞观律》成

李治乖巧地点点头:“大哥,我明白。我会努力的。我不想做那只会在庭院里扑腾的小鸡,我要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

随着讨论的深入,对于一些律法条文的争议也逐渐浮现。例如关于土地兼并的规定,有的大臣认为应严格限制,以保障农民的利益;有的则觉得应适当放宽,以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

李泰见状,又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土地之事,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区别对待。如在人口密集之地,严格限制土地兼并,防止百姓流离失所;而在偏远之地,可在官府监管下,允许一定程度的流转,就像给不同的田地施不同的肥料,方能茁壮成长。在那偏远之地,土地广袤,若合理流转,可让有能力耕种更多土地之人发挥作用,提高粮食产量。”

小主,

李世民听后,再次点头:“青雀此议,颇为周全。这土地之事,就像下棋布局,不同的地方得用不同的策略。”

李承乾心中有些着急,他不想在这场讨论中被李泰完全盖过风头,于是说道:“父皇,儿臣还想到,在新律中对于官员的贪腐行为,当加重惩处。官员乃是百姓之父母官,若贪污受贿,如同蛀虫侵蚀国家的梁柱,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儿臣听闻有些地方官员,收受贿赂,导致工程偷工减料,百姓深受其害,若不严惩,如何能平民愤,又如何能让其他官员警醒?”

李世民说道:“太子此心可嘉,官员廉洁奉公,方能使政令畅行,百姓信服。这官员若是清廉,就像那清澈的泉水,能滋润百姓的心田;若是贪腐,那便是污水,会污染大唐的根基。”

讨论持续了许久,御书房内的气氛时而热烈,时而凝重。窗外的秋风依旧呼啸着,吹得窗棂微微作响,仿佛也在参与着这场关于律法的大讨论。

李世民看着众人,说道:“今日诸位爱卿所言,朕皆已铭记于心。这新《贞观律》的制定,还需细细斟酌,反复推敲。朕希望它能成为一部公正、合理、适应大唐国情的良法。这律法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得稳稳当当,才能撑起大唐的辉煌。”

李承乾、李泰、李治以及众大臣齐声说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