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山倒不是要吓唬年轻人,他也觉着自己说的太狠辣,换个话题问道:“这车开的怎么样?”
问的是司机正在开的轿车。这不是进口车也不是国产的桑塔纳,而是‘圣光’自己倒腾的。
九十年代国内车企多的很,每个省都有几家造车企业。但这些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管理混乱,一堆毛病。大多活不到新世纪就全完蛋了。
周青峰本着废物利用的观念,把西南几个省的十多家汽车厂整合起来,又从俄罗斯和日本雇了一批工程师对企业进行改造。
目前也没更新生产线,只是把管理和质量抓了抓。产品技术还处于七十年代水平,称不上有多好,主要是剔除了烂透的管理层,保住了技术队伍。
司机是从部队退伍的汽车兵,拍了拍方向盘,给了个评价‘还行吧’,“配置上不如桑塔纳好,更比不上进口车。但价钱便宜的话,开着用是没问题的。”
桑塔纳要二十几万,供不应求。‘圣光’这杂牌车的价格不到十万,皮实耐用,配件便宜,要求不能太高。
听司机说‘还行’,马千山就放下心来。‘圣光’的优势是能整合产业链,一旦整合好了,进步很快。
本来部委看‘圣光’整合的挺好,是想劝周青峰加把劲在94年把汽车产业做起来。但这位总裁脑子热,注意力转移到建大学上去了。
“主任,你说咱国内的车啥时候能造的跟国外一样好?”聊到车,司机也来兴趣。
“这我就说不准了。”马千山没带秘书,翻了翻自己的日程安排就让司机去机场,“周总说要打基础,我是认可的。国内确实有很多地方基础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