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之用心仿若一面明亮无瑕的镜子,它既不会主动迎合外界事物的到来,也不会拒绝它们的靠近;它只是静静地映照出世间万象,却从不隐藏或歪曲任何真实的景象。正因如此,至人能够巧妙地驾驭万物,使其为自己所用,同时又不会受到来自外物的丝毫伤害。这便是《庄子·应帝王》所传达给世人的高深智慧。
自今日起始,让我们一同凭借着神奇无比的“庄子心镜术”去勇闯那横亘于人生道路之上的四座艰难险阻:生死、情感、欲望以及功名。首先要探讨的,当属生死这一重大议题。
常言有道,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光阴,犹如草木历经一季春秋般转瞬即逝。生死之事,毫无疑问是每一个行走于世的凡人皆无法逃避的头等要事。一个人对于生死所持有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他自身修行境界的高低深浅。就好似《德充符》里庄子所阐述的那般:“保持最初的本真,拥有无所畏惧的坚实内心。” 只有当我们真正领悟并践行这种理念时,方能在面对生死之际泰然自若,不为其所扰。
始,乃《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之始,宛如宇宙生命的根源、本体,神秘而深邃。
欲观一人能否回归本真,是否已悟大道并证自身道行,只需察其心中是否尚存恐惧之情,便可一目了然。然人生于世,至大之恐惧,莫过于直面死亡。
那对死亡的恐惧,难以言喻,无法形容,恰似每个人心灵之镜上最顽固的精神污垢,死死附着,难以祛除。那么,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那独一无二的“我”将永远消逝,如流星划过天际,从此在这世间消失无踪;它意味着这尘世的一切,从此与我再无瓜葛,它们后续的种种,我将一无所知;它更意味着我必须与那些亲密无间的亲朋好友挥手作别,与我深深眷恋的一切事物说出那句如泰山般沉重的“再见”!然而,我们真的还能再次相见吗?答案依然如迷雾般,令人捉摸不透!
反过来思索一番,倘若选择继续存活于世,即便生活中充斥着无尽的烦恼与困扰,但至少那个真实的“我”依旧留存于世间,如此看来情况似乎也还算得上美好。正所谓:哪怕是再完美的死亡方式,也远远比不上艰难地存活下来啊!
既然如此,对于生死这般关乎重大的问题,那位思想深邃的庄子先生究竟是作何看法呢?据《庄子·列御寇》一文中有所记载,当庄子面临生命的最终时刻时,他的弟子们纷纷开始着手筹备为老师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
庄子言道: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星辰为陪葬之珍宝,以万物为礼器,吾之葬礼岂不是完备至极?何须厚葬呢!
有弟子言道:吾恐乌鸦、老鹰啄食老师之遗体。
庄子笑言:于地为鸟食,于地下为蝼蚁食,难道不是一样的吗?何必有所偏袒呢?
这便是那些悟道有成之士对于生死所持有的超脱态度啊!不禁要问一问,一个就连生死都能够坦然面对、释然处之的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无法释怀和割舍掉的呢?
庄子的文章当中,对于“生死”这个议题,可以说是花费了相当大的笔墨去探讨和阐述呀!就像在那篇着名的《齐物论》里面,庄子曾这般说道:“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意思就是说,我如何能够知晓那些贪恋生命的人实际上并非陷入了一种迷惑之中呢?同样地,我又怎能确定那些极度厌恶死亡的人,难道不像是年少时便离乡背井却不知道归家之路的迷途之人吗?
紧接着,庄子还讲述了一则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话说有位名叫丽姬的女子,乃是艾地封疆大吏家的女儿。当她最初被送往晋国宫廷的时候,一路上泪如雨下,泪水把衣襟都给湿透了。然而,等她真正抵达王宫之后,得以与君王同睡一张华美的大床,每日享用着美味珍馐,这时的她竟然开始懊悔起自己当初为何会哭得那般伤心欲绝。由此可见,谁又能断言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不会悔恨自己一开始对生存抱有过度的渴望呢?
我又怎能知晓当自己真正面临死亡之后,是否会懊悔曾经那般贪恋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呢!仔细思量一番,的确如此呀,又有谁敢言之凿凿地断言“生”必定就是一桩美事,而“死”就铁定是一件祸事呢?
要知道,在普罗大众惯常的认知范畴里,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哪怕一人,在经历了死亡以后,能够重返人间并亲口向世人诉说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生与死二者之间到底孰优孰劣,不是吗?
然而,在那篇名为《至乐》的文章当中,庄子却别出心裁地假借一具骷髅之口,阐述了“死”所蕴含的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甚至宣称即便是贵为一国之君所能享受到的欢乐,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只见那具髑
骷髅侃侃而谈道:“一旦身死魂灭,便无需再对高高在上的君主俯首称臣,也不必受下级臣子们的掣肘约束,更不用操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繁杂事务。就这样随心所欲、悠然自得地将整个天地视作自己的岁月春秋,这般逍遥快活,纵使是那些坐拥天下、南面称王之人所体验到的极致乐趣,恐怕也是望尘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