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轻叹一声,目光中流露出一抹忧虑:“然而,眼下的太子尚显稚嫩,朝政大事,他恐怕难以处理啊。”
李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语气温和却坚定:“这世间又有几人能生来便精通世事?
无不是经由教导与磨砺方得成长。
您自己今日也知道,以往对太子的培育之路确有偏差。
既已知错,何不即刻调整方向?
至于为太子指正谬误之事,大可交由他的师长去做,让他们细细剖析,
这样既不会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又能让太子在教导中稳步前行。”
李世民闻言,轻轻颔首,眸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既然你有此见解,便依计行事。
只是泰儿那边,封赏已下,若要撤回,恐怕不易。”
李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与睿智:
“陛下,皇宫内外,皆在您股掌之间,寻个由头,小惩大诫,又有何难?
莫怕他会心生芥蒂,此番正是拨乱反正之时。
切记,陛下,亲情虽重,规矩更不可废。立下规矩,方能家和人兴,万事顺遂。”
言罢,室内似有一缕清风拂过,带走了几分凝重,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筹谋。
此刻,李世民心中忽地闪过一念,径直言道:“夜儿,朕欲寻何由,方能撤回你的特权呢?”
李夜未曾料到,李世民竟会将矛头转向自己,他淡然一笑,满不在乎地说:
“这与我何干?我乃李智云之后,与皇子太子之位,又有何干系?
此事嘛,你的手可伸不到我这儿来,我身上的职责都是靠我自己获得的,所以你可没理由。
哎,陛下,您这番举动,岂不寒了忠臣之心?
我事事皆以皇室为重,满心满眼皆是为您家天下筹谋,未曾有过半点私心。
而今,您却欲将利刃指向于我,这怎能不教我痛心疾首,心生寒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