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心想事成

德善县主忙种田 潇楼客 2209 字 19小时前

最后鉴于对仓库容量的需求和对西塘安全着想,决定以罗致远的院落东边为界,沿着小清河的土地建起半包围的三层仓房,向外的那面作为墙壁厚度加深。这样防护有了,仓库也有了,让其成为西塘的第二道防护。

雪莲趁热打铁将竹林通向村里的边界处也竖起了高高的栅栏,栅栏内外移栽了荆棘,内里还挖有陷阱,设有绳套、弓箭,养有猎狗和大鹅。

通往桃花村南北山道也同样立起了防护,并派有专人十二时辰值守。真有那不开眼的宵小,想闯进来都难。

大哥确实有头脑,人也活。虽然有时候聪明过头,但全看怎么利用。

心术放正,吃过几次亏,也便会将收获到的教训转变成人生态度。

雪莲见大哥如今很上道,也愿意栽培他,这是骨肉至亲,自然是能帮一把是一把。

雪莲的麾下不少能人志士,原就为陆家、任家、崔家和石家等培养着儿郎,再加大哥进去也不多他一个,只是因材施教需要调整进度和难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哥也很珍惜这个机会,收购站点不需要一整天都看顾,且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负责人,他便有空闲在各个技能班穿梭。

在技能培养方面,雪莲专门开了一堂管理课,教材在集思广益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管理手段,相通的地方放在前期理论教学中,异化处放到实践中让学员亲身体验。如此事倍功半,学员们的各项能力蒸蒸日上。

大哥在一众十几岁的儿郎当中,无疑是年龄最大的那一个,但他却是学的最刻苦的一个。

皆因大哥万分珍惜这次机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一次向上的蜕变,好在是化茧成蝶,雪莲自然是乐见其成。

八月里的雨,遍布全国上下,有欢喜有忧愁,好在国家有完善的安置措施,没有暴动,也没有流离失所的游民,更没有增加各府城乞丐的数量。

官家整合国力和募捐的形式,专门成立了远洋贸易粮食运输队,由姜清志具体负责赈灾、救助工作。

船队往返于周边国家,采购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用于天灾救助、贫困资助和慈善事业。

船队自然不会空船去往周边国家,会带上低价购进的各类生活物资和特产。

这场大雨来得猛烈,却不能阻止八月十八的弄潮活动,各个府城因着雨天只走了过场,而东京城里水军的儿郎们,却各显神通,临安的好儿郎们更是迎着钱塘江断发文身、持旗戏水。

“弄潮儿”的表演,如同“跳鱼直上,蹴踏浪花舞。”

过了中秋,雪莲便与婆婆和娘亲商议动身事宜,能亲身见到官家大婚可是大颂子民的荣幸。

四哥、五哥从临安由纪绍、刘子安两位先生陪同提前半个月出发,而家中众人先去往休宁,途径洛阳休息几日后,再直奔上京。

寿安长公主在临安一隅安居多年,也就从去年开始才出来走动,这次旅途她也不带仪仗队,只身边跟着暗卫和翠姑等人,随着雪莲一家人先是住进了通往休宁途中的山庄中,一行人是天亮即行,近黄昏到的第一个目的地。

原来的荒野如今倒是繁荣起来,除了雪莲自建的山庄和农庄,周边竟也有人跟风建起了庄子,歇脚的茶水摊子、小食摊子也迎风而起,就连杂货摊都配备齐全了。

沿路更是移栽了许多的树木,用来遮荫。从春天伸展有致的枝干到秋天茂盛气象,见证了这里从荒芜到繁盛。

树荫下,铺上一层油布,再铺上一层毯子,买上一碗浇了蔗浆的米锦糕,再喝一碗酸梅饮,吹着微风,赏着美景,很是惬意!

一家人先是到了休宁,在松萝山庄里过完了重阳节后,再次踏上去东京城的旅途。

住的高,望的远,住在松萝山庄中满眼都是无限风光。

晨起,白雾笼罩住的山林若隐若现,宛转悠扬的百鸟声,唤醒沉睡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