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体恤下情

德善县主忙种田 潇楼客 2197 字 16小时前

因着一家人是从北面迁来的,口味偏咸口,葛婆婆原打算带着孩子们去矾楼附近的李四家吃堂食,只是如今吃多了小食,哪还有肚子再坐下来吃晚食。

加上又要在天黑前家去,供奉灶王爷和诸神仙,来日方长,一家人又雇了赶脚的车,挤挤挨挨往家赶去。

落日余晖,温暖的光芒普照大地,同样被温暖的是这一车人,没有了焦虑恐慌,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更是对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东家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这个节日里同样被温暖到的尚有开封和临安坊巷里的消防兵士,同样因着头一年准备不充分,加上人力放在了化妆品、雪地靴、玩偶、饮食以及慈幼院的建设之上,今年只能惠及开封和临安。

各大府城每条街巷每隔500米就会有一间“军巡铺”,每铺有五名铺兵,他们晚间的职责是巡逻街巷,察看有无盗贼与烟火。

驻军最多的要数“望火”楼下的“官屋”,有军兵百余人,配备常用救火器材,一旦有火情,由专人骑马奔报城内相关驻军,共同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望火楼由砖石结构的台基、四根巨木柱与顶端的望亭三个构件组成,台基高三米,木柱高十米,望亭高约三米,整座望火楼高达 16 米。

站得高,望得远,望火楼上二十四小时都有“卓望”值守的兵士,两人一岗,互相监督,白天三个时辰一轮岗,晚间一个半时辰轮岗,每个时辰会有专人在楼下喊号,楼上负责远望的兵士要在三秒内应答,且有兵士长负责每两个时辰巡回检查值班值守情况。

开封和临安城内都设置有12个消防区,每区设置一个“火隅”,每隅配备消防官兵102人,城外也设有多处“火隅”,因辖区较大,每隅所辖隅兵300到500人。

开封城内共有30处专职消防队,总人数为6600人,临安城内外共有23处专职消防队,总人数为5100人。

此外在开封和临安城内还有7支分工明确、直隶于开封府和临安府的“潜火队”,分别是水军队、搭材队、亲兵队、帐前一、二、三、四队。每队配备一百到二百名消防官兵,总计876人,负责全城的消防任务。

开封且多出一支由300名殿前司精兵组成的潜火队,“专充救火使唤”,也归开府府统辖,这是最精锐的特种消防兵,只有关键时刻才会被派遣上火场。

为一万多人配备齐全,人手一件棉服不现实,今年也只能为城内12个消防区的“火隅”里每日站在望火楼上负责远望的兵士,送去加厚版长款羽绒服、羽绒棉裤、羽绒马甲和雪地靴。

这24个望火楼就是48套棉服,一件加厚羽绒服需要200克羽绒,一只鸭子平均能产6到10克羽绒原料。

含绒量要达到90%, 最少需要20只鸭子,棉裤150克,羽绒马甲100克,一套下来需要羽绒450克左右,全套下来就得2200多只鸭子。

虽然说这2200多只鸭子对于西塘、临安、休宁、洛阳来说只是少数,但这些鸭子是用来生蛋的居多,填鸭式喂养的尚是少数。开设烤鸭店的也只有这几个城市有资格,再加上东京城,勉强能供应得上。

入了冬,西塘鸭子分布明确,下蛋的鸭子住城内的养殖棚,需要育肥的鸭子只能委屈点,住在露天地了,好在还有个能挡风雨的窝。

其他几个养殖基地,也是相同的状况,只等来年春暖花开,才会轮换位置。

望火楼的士兵入冬后值守,穿上了成套的棉服,姜尚书自然不会忘记替雪莲邀功,且还送了两套男女款的羽绒鹤氅给官家和大娘娘。

明面上给三位大相公,文天祥、陆秀夫、张秀杰一人送上一件羽绒马甲,暗里却单独给文宰相加了件羽绒棉裤和雪地靴,别问为什么,姜尚书也不明白,只知道自家侄女崇拜文宰相,钦佩他的风骨。

自家人人手一套羽绒棉服,这个冬天,姜家二房、三房人,不会有人喊冷了。

而其他各房,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手一件做不到,但各房的长辈们却是能够每人一套,年底该给的孝敬也比往年要厚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