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起好名字的院落已挂上了匾额,就是溶洞上还雕刻了“储水楼”三个大字,在入口处就着洞体,搭起了门楼,远望着当真像个楼阁。
只是这门楼却是装饰,想要进去,内有玄机,需要开关控制方能进出。
寄畅园的主院叫“常乐居”,老太爷、太夫人的居所叫“松鹤堂”,姜清时夫妻的院子叫“清雅居”,雪莲留给姐姐的小院叫“沁芳阁”,单给方大家等人留出一个院子叫“朋乐居”。
再墨韵堂、真趣亭、雅客居、荟萃庭几个客院按四时不同景色而设计,有乡野趣味,有高雅别致。
雪莲忍下好奇,打算从临安城回来,园子收拾妥当,再去一观。
如今西塘有了码头,运输上方便,不仅有姜员外和姜侍郎帮着置办物件,连着徐景湛知晓后也在帮着张罗。
更不用说方大家,住好了这里,西塘里有他一个独门小院,园子里有他落脚的“朋乐居”,便大方的将压箱底的好物件、好料子运到西塘来。
卢太医等人以供奉的身份,在西塘的独门小院早已开门入住,而在各府城忙碌的唐三娘更是传话回来,宅子内里的布置,她要亲自来。
陶三娘带着清姐在西塘和清雅斋都有住处,雪莲在西塘,便 会派人接这娘俩住在清雅斋,雪莲出行,她们就回西塘作坊,方便做工。
雪莲挑了大事听听,小事都全权让荷心处理。她抽查了最新批次的产品,以保证高质量。
接着迎春姐妹一同召集了管事们,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
雪莲虽在人前罚了管事们,但过后也会让荷心唱红脸,恩威并施。
雪莲此次从休宁回来后,把桃花村近处的土地种植也做了调整,以种植花卉为主。
家里有船有人,可从外地购进粮食供应,土地用在刀刃上,不管是护肤品还是香水、香皂的制造都离不开鲜花。
上千亩地种了粮食也不过几百贯,但种上鲜花,制出化妆品,却可以翻上百倍、千倍。
二房避暑山庄也被雪莲征用,不仅各处园子内遍植花卉,且将鲜花盆栽摆放在温泉室内,不受气候影响,花开锦簇。
小主,
村民们从制作竹签上吃到甜头,从西塘作坊收购鲜花开始,便都在房前屋后栽种花卉。
如今桃花村里,除了姜氏族人的院落里还有蔬菜的影子,其他各处已经是花的海洋。
西塘收购鲜花可折现,也可以折粮,折现的粮食按月或者按季度送到家,村民们乐意至极。
如此不仅保证了鲜花的供应量,又节省了采摘成本。
杏花村、北山村和南山村的村民,都或多或少的种上了鲜花,每日清晨将带着露水的鲜花采摘下来,送到西塘外的收购处。
收购处就建在“清雅斋”同西塘之间通向官道的连接处,中间留出高高的通道,自东向西盖起二层小楼,将通道夹在中间,南北闸门,每日有专人在此收购鲜花,按着保鲜度,花香、花瓣来分等级,童叟无欺。
收上来的鲜花用藤筐装满后,抬到临河特制的加工间,冲洗一遍,再由工人一朵朵挑捡分类、清洗,最后再由牛车送到西塘化妆品作坊蒸馏加工。
西塘的事情处理妥当后,雪莲又带人去了百花庄园,在紫竹斋住了一晚上,如今姜大金管着百花庄园,主要任务还是要看护好竹林,养好家禽。
雪莲亲自去了酿制竹筒酒的竹林,发现几棵醉倒的竹子,便趁机劈倒,将注酒的竹节砍开,将酒水倒出。
虽没到成酒的时间,但已有了竹子的清香,味道清淡,口感清纯。
将这些酒灌进特制装酒的竹筒内,送给方大家二斤,卢太医和田老一人一斤,又留了四斤给自家爹爹和姜二伯均分,大爹爹那里只留了一斤,让他每日只许喝一两。
方大家得了酒说道:“小丫头讲究,我这好东西没白送,心里有我这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