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葱长的不粗大,没有他在现代时候那么粗的,长破天最粗的还没有婴孩小指粗细,在现代就算是小葱。
把葱也切成段,拿油盐腌拌着。再稍稍给荠菜放了些盐椒粉之类的翻拌均匀,和葱一同放在旁边。
椅子上的小弟正是好动的时候,几次三番都想从坐着的竹椅子里都翻出来,沈芜连忙用脚压住竹椅底儿,生怕他给椅子弄翻喽。
“你这坏宝宝”沈芜看着粉嫩的小弟笑得自己都不自知,拿出一个醒着的剂子按扁擀圆。
“啊啊啊嗯啊”小弟感觉到椅子晃不动了,抓着面前的小竹椅边想试图站起来。
“不行哦!要是摔了姐姐可不会给你看病的”沈芜知道小孩子听不懂,可还是忍不住跟他说话。
她一边看着小弟一边手下不停擀着饼皮儿出来。
擀了一半累的她腰酸背痛,她这算是什么情况?在古代时间越长感受度越高?
还记得一开始穿过来割麦子时候她忙了一整块儿地都不觉得累,还吭哧吭哧的把麦子堆全都背回了家…。
错觉吧?沈芜这样安慰自己,停下手笑眯眯去拿满是面粉的手逗弄小弟,顺带给自己歇歇。
小孩子对她沾着面粉的掌很是感兴趣,看她在眼前晃悠,伸着手嗯嗯想抓,可惜沈芜是故意的,哪儿能让他抓到手。
逗了一会儿小弟,沈芜继续踩着小孩子的婴儿椅子继续擀饼,她也不能一次都擀完,否则最下面的容易沾粘在一起。
又擀了三四个,她觉得差不多了,拿着最新擀出的一个放在手心里,用家里喝汤的木勺子擓了三四勺放在上头,像包包子那样撮起来,有多的就揪下,饼稍微用掌心按压成饼,放在一旁的盖布下头以免表面干的厉害。
面饼挺多的,她一分为二,一半是荠菜一半是葱油的,本来包包子就很熟练了,现在也就多了个揪下多余面团再按扁的步骤,出成果的速度也是非常快。
也就七八分钟,十来个饼子就被她包好了放在了面布下头。
沈芜看着还有一半的面饼,和面布下头的面剂子,后知后觉发现她好像做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