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昱衡松了一口气,妈啊,他怎么觉得有压力呢?
草药师沛荣全收了,一共卖了10.5元,邓馥茵没啥感觉,骆昱衡则非常激动,这貌似是他第一次用自己所学知识,赚回来的第一笔钱,激动得都想抹眼泪了。
三个人坐在后院喝茶闲聊,师沛荣问了江奶奶这几年的情况,得知邓馥茵是学医的,刚刚参加了公社的考试,有知道骆昱衡毕业于京大药学系,对他们两个小辈更感兴趣了,一老两小的,聊得不亦乐乎。
“对了,你们上山采药,要是发现人参灵芝,我这边都可以收,尤其是人参,不管年份大小,都收。”
邓馥茵和骆昱衡对视了一眼,她好奇问道:“师爷爷,你还大量收人参啊?”
“嗯,有位老友需要人参吊命,整整一年了,我都在不断寻找人参,最好是年份高的,只是好参可遇不可求,这一年收的都是十来年的人参;前段时间我老友病情恶化,所以非常急着要,你们要是发现了,都可以出给我。”
“师爷爷,我这有人参,但是鲜参,还没有炮制。”
见师爷爷如此坦荡,邓馥茵也大气地直说,她空间有好多野生人参,自动被她移植空间后,加上植物灵液,现在可是长得越来越好,人命攸关,她可以拿出两株。
“哦,多少年的?”
师沛荣觉得很正常,这里盛产人参,经常出入山里的,都有可能发现,但很多都因为挖掘手法的问题,影响了人参的药效,他觉得应该也是十来年的。
“一株50年的,一株80年的,根须和叶片都完整。”
师沛荣喝着茶的手一顿,他刚刚好像间歇性耳鸣了,不确定问道:“50年和80年的?根须和叶片都完整?”
看着两人都点头,师沛荣坐不住了,咻地站起来,“人参在哪儿?”
邓馥茵看着他这么激动,不是急需年份高完整的人参,就是惜参心切。
“师爷爷,人参在家里呢,没有带出来。”
“也是,也是,我现在跟你们回去靠山屯。”师沛荣现在就想关门谢客,走了两步又停下来问:“人参我是急需的,你们若有意出售,价格保证不会让你们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