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砍了吧,族长下狱一年,铮铮男儿为大明捐躯,而孤儿寡母却被如此欺辱,大明必须给他们撑腰,不然百万将士,谁还会为国而战。
死后国家都不能照顾好他们的遗孀,何人还会为国而战?”
朱允熥要树立典型,他要为军队站台,同时也要告诉百官,他也能杀人,你们要是小看自己了,那就是你们错了。
六部尚书,也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太平时文官治世,但没有武官和数百将士扛着,文官连个屁用都没有。
“好,那就这么办,县官如此审案,其中必定有猫腻。允熥,你觉得以后要是事关将士的案子,让当地千户共同审理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朱是知道,大明如果没有那些战死的将士,就没有大明朝。
“皇爷爷你太厉害了,竟然可以举一反三!”朱允熥忍不住夸赞道。
设置相关的军事审判,在古代不现实,但要是有了当地千户一同审理,最起码能够减少一半这样的冤假错案。
“陛下...不可啊...”刑部尚书连忙阻拦。
“哼,你说不可,你去问问那些战死的将士,你去问问那些将士遗孤,你要是敢这么说,他们肯定会生吃了你?”老朱气势爆发,一般人真的扛不住。
“臣...”哽咽几句,不敢再说话。
“都知道发生什么了,京城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那,那北方那,是不是更加严重,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老朱直接责问。
一个个欲言又止,但又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可不敢说什么“买点碳烧不就好了”。
他们又不傻,要是敢这么说,老朱不杀他三族,那就是开恩了。
“父皇,只能下令砍伐更多的木材,不然......”大朱看到众人不说话,他只能硬着头皮说。
“不可,父王万万不可啊,树木砍伐多了,会出现很多危害,这是云南的奏折。山里砍伐树木,和那些不砍伐树木的对比,砍伐树木的有一半大雨会出现天灾,死的人更多。”
为了保护树木,朱允熥可是没少做事,早就下令一部分,去云南做统计。幸好有沐英的支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会有结果。
“哼,再想别的办法,咱还想着种树,你们却要砍树,这是要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