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于教会他们多少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可以从数据库中现学现卖,主要还是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陆平在在变之前的单位一样,同样是重点院校的同一批人才,入职几年之后职场生涯就会出现巨大落差。
这是专业知识的差距造成的吗?绝对不是!
同一所高校的同一批学员,毕业时专业知识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个人的家庭教育会有很大关系,造成每个学员接人待物会有差别。这源自家族几代人的积累,从毕业起已经无法改变。这一点也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学历高低,家庭教育背景如何。入职以后能直接影响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单位给你分了一个什么样的师傅。
所谓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有什么样的徒弟,这一点绝对不假。
陆平当年在单位同级校友里混的算是比较差,在他后来的总结中,与他的师傅也有很大的关系。
他进单位的第一天,非常兴奋的见到了自己的师傅。他师父也算个厉害的人物,职称一大堆,个人能力也强。但就是有一点,他从来不教陆平做任何工作方面的事情。
不是他师傅小心眼,也不是陆平不尊师上道。
他师傅是个高工,年龄到了,自身是个中层管理人员对工作早已经没有了热情。儿女也都参加工作了,当时只等着退休。
每天上班干啥?
有事没事给陆平扔点零食,然后开始喝茶练字。就这样的人,单位里面也没人会去管。
下班节假日干啥,专业设备一带,出去不是钓鱼就是爬山、摄影。
陆平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去蹭别人的师傅,然后给自己重新物色了一个实际的师傅。
他们的项目总工,每天处理完文案,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现场。陆平看总工如此事必亲躬,绝对是个理想中的好师傅。每次就跟着人家去现场,忙前忙后的偷师。
有一天陆平跟着总工一起走回项目部,到项目部门口时总工对陆平说了一句玩笑话:“看你也是个苦大仇深的娃,是个干工程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