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秦韶奏对

临出门前,玄封又折了回来,对沈熠道:“小师弟,六师妹刚才的话确实有些重了,但也是情有可原,你就别太在意了。昨天是师父羽化的日子,若是在山上,我们都要去祭拜的。她是师父从死人堆里救回来的,对师父的感情非同一般。如今不能亲自到师父灵前祭拜,她心里也不好受。或许刚才是迁怒于你,但念在师父的面子上,还望你也能理解一下她!”

玄封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反倒让沈熠更加愧疚与自责了。坦白来讲,他确实对这个师父没有太多感情,可尽管如此,这个师父却实实在在地帮了他许多,不仅是这个道宗弟子的身份让他在面对赵真时有了几分底气,更有以玄彻为首的掌门一脉的弟子下山帮他。凡此种种,都是这个陌生的师父留给他的财富。就凭这一点,他也该亲自到无执真人的灵前祭拜。

“四师兄,你放心,我不会对六师姐的话有什么想法的。”沈熠强挤出一丝笑容,深有感触地道,“六师姐教训得对,在对待师父的事上,我确实做得不对,这是我的问题。”

“你能理解便好!好了,我先回去了,你早些休息!”玄封欣慰地道,随即离开了书房。

玄封走后,沈熠仔细地盘算了一下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无论是回道宗化解宿主与无念道人的恩怨还是去东境寻找他的大哥沈烨,又或是进一步发展沁沂山窑厂及正式建设同安县的两座商业大楼,他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规划工作。

随后,沈熠叫来了沈德良,交给他一张纸条,让他明天一早便安排人去准备纸条上所列的东西;又给了他一幅设计图,让他送到绣罗坊,交给薛含,让薛含按图纸的要求设计衣服。

安排好这些事后,沈熠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朝着卧房走去。明天多半又是忙碌的一天,他必须趁着今晚这个时间,与赵云溪好好地说说话,尽情宣泄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相思之情。

正当沈熠与赵云溪耳鬓厮磨之时,远在京都的赵真在听到大太监郑霆小心翼翼的回话后,不得不向秦暮岚表达了歉意,匆匆离开了正阳宫,在永安殿召见了从沁沂山窑厂返回的秦韶。

“老臣秦韶,参见陛下!深夜入宫请见,还请陛下恕罪!”秦韶见赵真一副衣衫不整的样子,知道自己定然坏了赵真的好事,故而机智地请罪道。

“老太师不必多礼,一路辛苦了!郑霆,赐座!”赵真摆了摆衣袖,旁若无人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对身后的郑霆道。自从解开了与秦暮岚的心结后,他在秦韶面前也不会刻意端着了。

“多谢陛下!”秦韶躬身施了一礼,随即呈上了一封信道,“陛下,这是同安县子沈熠托臣呈奏的密信,请陛下预览!沈子爵说,这封信中所说的事至关重要,必须面呈陛下!”

“是吗?也不知这小子又捣鼓出了什么好玩意儿,朕倒是很感兴趣。老太师,呈上来吧!”赵真乐呵呵地道,“老太师,坐下说吧,想必今晚的事也不是三两句就能说完的。”

秦韶又道了一声谢,将手中的密信交给了郑霆,这才不着痕迹地坐了下来。他虽然也很疑惑赵真对他的态度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但也没有做好奇的猫,只是尽职尽责地执行着赵真指派给他的任务,这也是他能在朝中多年立足多年的重要原因。

看完秦韶转呈的“密信”,赵真喜出望外,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动地道:“好一个沈熠!”

秦韶见赵真虽然有些失态,但神情愉悦,想来信中所说的必然是大喜的事,于是又稳如泰山地坐着,只等着赵真接下来的发问。果然,发泄过后的赵真坐回原位,笑道:“老太师,此次前赴同安县,见到沈熠此人后,不知可有什么收获?”

秦韶快速反应过后,如实答道:“回禀陛下,依臣所看,沈子爵的确是个年轻有为的人。而臣在同安县也的确看到了许多新鲜东西。沈子爵将那里取名为‘沁沂山窑厂’,除了专门冶炼钢铁的两个窑厂外,还有一个生产红砖的砖厂。臣亲自验证过那红砖,其质地坚固远比我朝现有的青砖更为坚固。臣冒昧请奏,若是朝廷能从沈子爵的手里拿到这红砖的生产工艺,四境边城的城墙必将更加牢固,抵御外敌时也有更大的把握。请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