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熠疾步走到沈德良面前,半蹲在地上,从袋子里捡起了一块煤,小心地摩挲着。不错,这确实是他需要的煤炭,只要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在封地内逐步发展“工业革命”了。
“阿良,干得不错,回头去库里领二百两银子,再加两匹上好的丝绸,算是给你的奖励!”沈熠将手里的煤放回袋子里,谨慎地问道,“除了沂山村的人外,没有其他人发现这东西吧?”
“少爷放心,绝对安全!”沈德良拍着胸脯保证道,“奴才按照您的吩咐,招募了一批从东境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让他们负责守卫沂山村的各处要道。如今的沂山村除了奴才外,其他人只能进,不能出。好在这些村民都是您救出来的,他们对于这个决定也没有什么异议。”
沈熠点了点头,只夸沈德良做得好。在刚开始布局沂山村之前,沈熠就“请”同安知县陶震出面,将当时从博古行地下暗室中解救出来的村民着急到了沂山村,向他们介绍了移居沂山村的事。这些村民好不容易得了一条活路,本就对沈熠和陶震这两位救命恩人感恩戴德,再加上陶震所说的移居计划十分诱人,又有朝廷的移民文书在,故而有很多村民都选择移居沂山村了。他们原本就是一起落难的人,如今又要聚在一起建立美好生活,一个个都很激动。于是,这些村民在打理好自家的麦子和其他庄稼后,便一起搬到了沂山村,成了沂山村村民。
当这些村民在沂山村安顿好之后,沈熠派沈德良来到沂山村,招募他们修建窑厂,每人每天十文钱,还免费提供三餐,每五天还可以吃一顿肉。对于这些辛苦了半辈子的村民来说,这种日子简直可以说是幸福至极。因此,参加窑场修建工作的村民们都很亢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沈熠要建的所有窑厂都建好了。这些村民原本还担心窑厂建成后他们就要失业了,没想到沈德良又发现了煤矿。于是这些村民被分为两拨,一拨在煤矿挖煤,一拨在砖厂烧砖。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的工钱比之前还多了五文,这让村民们越来越有工作的动力。发展到后来,甚至都不用沈德良提醒,他们自己就上工了。好在沈熠提前说好了,每人每天只需要完成一定的量就可以回家休息了,多干的也不会另算工钱,这才稍微遏制了这股工作的风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爷,如今所有的窑厂都建好了,第一批红砖也烧出来了,接下来该做些什么,还请您吩咐。”沈德良接过沈熠递给他的茶,小心地抿了一口,有些紧张地道。
“红砖要继续烧,以后用得到的地方有很多。情况允许的话,再多建几座砖窑。”沈熠沉吟道,“等中秋节之后,后院研究的那些东西就会陆续搬到沂山村去。那边以后就是我们的工业基地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防卫。这件事你要放在心上,再招一些身手好的退伍将士,把沂山村彻彻底底地防护起来,尤其是那几座窑厂,绝对不能让闲杂人等靠近!如今这两块地皮的地基都打好了,就等着建造大楼了,可有些材料还没有备齐,这才是最麻烦的,我必须亲自过去看看。对了,上次我让你在沂山村修建一座临时居住的宅子,可建好了吗?”
“回少爷,都建好了!”沈德良道,“按照您的要求,是一个三进的宅子,房间也很多。”
“那就好!”沈熠点点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你先回去歇着,晚上与我同桌吃饭。沂山村的事如今已经有了眉目,你就先休息两天,刚才跟你说的事等中秋之后再办吧!”
“奴才遵命!奴才此生定当竭尽全力,赴汤蹈火,以报少爷的栽培!”沈德良激动地道。作为一个奴才,能和自己的主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那可是天大的荣幸。以前的他绝不敢有这种想法,毕竟一直以来接受的思想教育就是主仆有别。但经过这大半年的相处,他已经对沈熠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家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因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
“只是吃顿饭而已,何必这般!”沈熠自然明白沈德良为何会说这样的话,笑着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