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二哥,这事不是谣言,是我大师兄亲口说的,陛下也亲自证实了。”沈熠解释道,“幸运的是,这种毒是慢性毒,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有碍的。陛下应该也查到了端倪,只是太医署的人判断不出是什么毒,这才来找我大师兄解毒。”
“既然这样,那还等什么呢,我与你同去请玄彻道长及早为陛下祛毒。”沈煜着急地道。
“二哥莫急,大师兄现在不在院里。”沈熠解释道,“道宗发生了些事,他已经回山了!”
“如果陛下所中之毒真的如你所说,那我们暂时就不要担心了。”沈泓定了定神,强装镇定地道,“你刚才说有事要与我和你二哥谈,现在就说吧。”
“是,爹!”沈熠点了点头。随即将自己和圣帝设想的军事计划转述了一遍,并强调了圣帝的意见,然后征询了一下两人是什么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泓毕竟是武将,对于战事的敏感性要强得多。在他看来,圣朝要想统一五国,绝不是朝夕之功,甚至要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楚国如今动荡不安,对于圣朝而言,若能借“出兵援助楚国国君楚合义平乱”为由,趁势拿下楚国,自然是极好的。可这样一来,圣朝定然会背上一个小人行径的恶名,甚至遗臭于五国。从长远来看,这绝不是一件好事,也会影响到其他四国百姓对圣朝的看法。想至此处,沈泓严肃地道:“不能打楚国,还是要打姜国。”
“孩儿也是这个想法!”沈煜站起身道,“三弟,我去过楚国,知道那里的人文和地形。楚人尚火,民风彪悍;楚地多水,河流众多。我朝若是贸然与楚国交战,首先就面临着缺少大型的战船和有经验的水师这两个问题。可姜国不一样。姜国地势平坦,平原辽阔,若是有大规模兵团和强力的军备,定然会一路碾压过去。因此,我觉得还是打姜国好。”
“二哥,你不是个文官吗?怎么还懂得打仗的事?”沈熠好奇地问道。在他的潜意识中,沈煜就是那种传统的整日间只会“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子,根本没想到沈煜对战事也感兴趣。
沈煜闻言,淡然笑道:“我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打仗要讲天时、地利与人和。抛开其他而论‘地利’的话,我还是能说上两句的,不然那么多书都白看了,这些年也白出使了!”
听到沈煜的话,沈熠有些羞愧。他窃以为圣朝的读书人都像是那种迂腐的书呆子,可没想到沈煜竟然真的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心也对沈煜多了几分敬重。
“煜儿说得在理。”沈泓道,“除了符阳关,往东一路全是坦途。不管是重装骑兵还是步兵,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我朝的战马脚力不足,远比不上戎国的,若是长途奔袭或是打造重装骑兵,以我朝的战马是很难做到的。”
“爹,这件事孩儿已经有主意了!”沈熠介绍道,“再过不久,朝廷应该就会推行针对四邦的‘经济嵌制计划’,其中一项就是以我朝的茶叶、瓷器及更优质的细盐和白糖与戎国换战马。‘财富动人心’,只要给足了利益,孩儿就不信戎国的那些贵族不会动心,要是能找个能说会道的游说一番,指不定还能多换得几百匹母马回来,那我朝可就赚大了!”
沈煜好奇地道:“什么是‘经济嵌制计划’?我怎么没听说过?谁提出来的?什么目的?”
“二哥,这个计划是我向陛下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把四邦的银子全部赚到我朝,然后以经济手段限制他们的发展,最终配合军事手段统一五国。”沈熠笑道。
“三弟,不知能否详细说说,二哥很感兴趣!”沈煜虽然有些怀疑,但眼神中满是期待。
“也好。”沈熠点点头,随即对沈泓和沈煜大致讲述了一遍计划书上的内容。父子两人听完后,不约而同地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沈熠。他们虽然知道沈家如今的产业是由沈熠管着的,却没想到沈熠能想出有如此宏大的经济方略,说是国策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