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被系统科普了一下,便简单跟王清丰讲了讲两个制度的利弊对比。
察举制,容易出现沽名钓誉的人,形成地方集团,沦为变相的世袭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大权都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不利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发展。
其实,现在山越国因为长年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国家的赋税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沐天德登基,他就开始在国内推行类似均田制的制度。他主张将无主的土地交给农民,农民缴纳租税,十年后便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百姓因为沐天德轻徭薄赋,有些人手脚勤快又家中人口众多的,交完租子有时还能剩下很多余粮,这些粮食卖掉后变成钱,但是他们拿着这钱在手里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是这些富裕的小地主拿钱请了先生教育后代,而后代有了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削弱地方势力,又和皇帝的利益诉求相吻合。
这难道不是双赢的局面吗?
科举制度要讲起来啰嗦又冗长,王清丰不敢放古月离开。这种全新的东西,只凭他一个人的见识,他哪里敢就这样大胆地上折给皇帝。
古月没办法,只好再次骑上摩托,载着他返回了温陵城。
三十几个倭奴国人投进了大牢,虽然有了古月的证词,但还是要按惯例走个流程问案。
只是那些倭奴国话,除了古月,却是没有半个人懂得说。倭奴国没有文字,就算古月想找人来先写下供词,都没有办法。
看着一脸无语的古月,王清丰小心地解释道:“就算鸿胪寺有官员懂得这个话,等快马加鞭送信过去,再让人赶过来,也要二十天后。而且,本官也不能确定鸿胪寺有懂的人。”
古月心里骂了一句,最终还是接下了当翻译官的事情。
看到古月客串翻译,系统出来幸灾乐祸了一下,“之前我给你当义务工翻译,你还嫌七嫌八,现在轮到你了吧?哈哈哈,这就叫天道好轮回啊!”
被苍天遗忘的古月遮掩了身形样貌,帮着王清丰审了案子。
原来,这些倭奴国人每年趁着季风,从农历三四月出发,在山越国劫掠一个月,等到五月东南季风起,又赶紧坐着船离开。
杀人越货的海贼,结局肯定是砍头,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