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的八卦仍在继续,一传十十传百,听雅轩说书先生讲皇家皇女八卦的消息也传得越来越广。
每天听雅轩里里外外、楼上楼下全都挤满了人。
茶肆外更多了不少打着卖小食名号实际上来听八卦的小商贩。
第三天,茶肆的说书先生终于上台了。
明着听暗中看的百姓们立马精神抖擞起来。
“列位好久不见呐。”说书先生笑眯眯的打了个招呼。
台下登时传来一句句喊声,“先生快开始吧。”
“等得花都快谢了。”
“别废话了先生。”
齐先生脸上满是笑意,刷的一声打开折扇,“好,既然列位等不及了,那在下就不废话了。”
“上回我们说到许家二小姐许浓意被六皇女收拾了,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六皇女和许家的恩怨情仇。”
“大家都知晓,六皇女在京城名声不太好,人人都说她胸无点墨、乖张跋扈。
其实六皇女变成这样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此话一出,百姓们集体哗然。
“什么?”
“怎么说?”
说书先生脸上满是复杂,之前她从主子那儿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比百姓们还震惊呢。
但是自家主子是天潢贵胄的人物,知道的内情自然多一些,决计不可能说谎。
“都说六皇女胸无点墨,其实她本来是很聪明的。六皇女三岁那年就能熟背《三字经》和《百家姓》,但是后来她被人故意养废了,才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说书先生这话不是无故放矢,姜婳三岁时,的确展现了非同寻常孩童的天资。
庆武帝大为高兴姜婳过人的天资,当着满朝重臣的面,赞赏姜婳未来定能成为大璃的肱股之臣。
后来这句话不知为何传遍整个京城,百姓们也对姜婳的聪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随着姜婳年岁渐大,她不再向小时候一样聪慧,反而泯然众人矣。
让不少人尤其是庆武帝产生了失望和遗憾。
说书先生这会一提,不少上了年岁的百姓都想起来了。
“我记起来了,当年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六皇女小时候天资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