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穗花含笑地听着中央军特务连长激动自豪地叙述,心想自己没有看错人,这小子果然枪法了得。另一个开枪者、负责在市公署大院门口接应的特务连士兵,则讲述了一群汉奸特务突然杀到现场的全过程,他果断开枪掩护同志的行为,也得到了军统女少校的赞许。
李彦则重点讲了市公署院子内那个持枪汉奸特务的情况,他分析,那家伙当时可能距离赵木头不是很远,所以枪响后循声看清了对方的穿着打扮;不过,军统的两个枪手都事前做足了准备,不仅戴了能遮护住脸颊的棉帽子,而且行动时又将脖子上的围巾拉起来,整个人脸只留出了鼻子眼睛,相貌外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你这几天还是不要出门,”王穗花对赵木头说道:“你的个头偏高,这一点恐怕会给那个目击汉奸留下印象。日本人说不定会在搜查瘦高个杀手方面狠下工夫的,不要自投罗网。”
总结结束,王穗花表示这两天还要借助各种渠道打探今天袭击的结果,待基本核实查明战绩之后,再致电山西站上报。然后,军统女少校带头举起了酒盅,向自己的部下和391团特务连的弟兄们表示祝贺,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勉力,抗战报国。
这一顿庆功宴,按照李彦的意思是要放开了喝的,但王穗花坚决要求适可而止,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随时应对即将到来的敌人的大搜捕。这未免让包括赵木头在内的特务连的人都有些意兴阑珊,但军统女少校还是狠狠心坚持了。
然而,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日军的大搜捕并没有很快地如期而至,彻夜枕戈待旦的杨柳巷一号院,直到次日上午才响起了敲击院门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老刘打开院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站着三个中国人,以及两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那三个中国人正是文城治安维持会找来的帮手,负责在这一片居民区带领日本兵挨门挨户地搜索盘查。他们一行人不由分说就进到了院子里,在屋子内的王穗花和李彦立即走了出来。
看到只有两名日本兵,王穗花的内心不由得一怔,在她的设想中,如果日军搜查过来,那么数量一定会不菲——此前情报二组在临汾旅馆的遭遇就可足以借鉴——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趁着那两个端着三八式步枪的家伙还在对着院内的南北两排屋子东张西望,王穗花迅速地掏出了自己的两纸护身符。其中一张信函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的,盖着实业部总长王荫泰的印章,注明了富华商贸公司的性质、经营项目以及王穗花的经理身份;另一张则是日本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长长喜多诚一少将亲笔签发的通行证,有中文和日文两种文字。
三个维持会的人先是被王穗花、李彦的不俗穿着震了一下,继而又拿到这个华贵的妇人亮出的信函证件,情知对方不是一般人等,急忙转交给那两个日本兵。日本兵对临时政府、实业部什么的不屑一顾(恐怕也是看不懂),但是看到喜多诚一将军签发的通行证,则颇为敬畏,两人彼此咕噜了几句日语,王穗花听出他们是在评价自己的身份。随即,日本兵就将信函证件恭恭敬敬地递还,其中一个还向王穗花立正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