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护羌”、“主西羌”,和郡守领编户类似,巡行理事也是重要职责。

悬泉汉简中就有反映羌人发生纠纷争斗到官府诉讼调解的案例。

“二四一《案归何诬言驴掌谋反册》……年八月中徙居博望万年亭做外归菆谷,东与归何相近。

去年九月中,驴掌子男芒封与归何弟封唐争言蹰,封唐(124简)以股刀刺伤芒封二所,驴掌与弟嘉良等十余人共夺归何马廿匹、羊四百头,归何自言官,官为收得马廿匹、羊五十(26简)九头,以其归何。

余马羊以使者条相犯做外,在赦前不治,疑归何怨恚,诬言驴掌等谋反。羌人逐水草移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护羌校尉“理其怨结”就是诸如此类。

必须按时巡视羌人部落,处理他们内部或与郡县吏民的纠纷,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

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通声气。

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通声气。

但随着匈奴势力被西汉驱逐出河西,这项任务逐渐不再吃重了。

而针对羌人不相统属的情况,监视羌人的动向就是要阻止各个部落解仇交质,联合反叛。

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警备,防止塞内外羌人勾结寇乱。

到东汉汉羌关系矛盾激化时,护羌校尉越来越加重军事征伐的力度。

各任护羌校尉屡屡自领重兵,还指挥地方郡守、都尉配合征剿屠杀反抗的羌人。

西汉护羌校尉治所设置在令居塞,是陇西通往河西大道的屏障,重兵驻守。

而东边的陇道所在水草肥美,南北诸羌相互交通,也是要冲。

羌人为反抗汉朝统治,也往往切断陇道,使河西、河湟、陇右与关中联系困难。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钞三辅,断陇道。”

......

未完待续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013章预告对护羌校尉的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