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陛下要放十常侍?

很简单粗暴的纳妃方式。

直接点名。

官员中最开心的,就是杨彪和袁隗。

两家皆是顶级世家了。

如今,又能与皇室联姻,他们的家族,必能迎来再一次的巅峰期。

纳妃,是何太后负责,刘辩只是提前给家属通气。

之后的事情,便不用自己操心了。

“陛下,臣近日审问段珪、曹节等人,已将他们的罪状整理在册。”卢植看准时机,出列奏事。

十常侍余党还关在大牢,大赦天下,肯定不包括这些罪大恶极之人,历朝历代如此。

刘辩侧着身子,以自认为最小的幅度,把两只脚伸到前面。

同时,摆着手,示意赵让去把卢植手里的竹简拿上来。

这时候,汉朝有纸,但是,成本极高。

皇室用锦帛,百官用竹简,才是常态。

百官除了,站在最前面的几个,没办法交头接耳。

靠后的官员,不说乱成一锅粥,也和小学生上课一样。

老师诚不欺我!

在讲台上,能够把下面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中后方,更加清楚。

刘辩接过竹简,铺在面前矮桌上。

卢植则是,站在下面,细数段珪等人的罪状,“黄巾乱起,十常侍内外勾结,损坏国家。”

“乱平,则借机敛财,以官员出钱多少,而评定功劳大小......”

“陛下,臣以为,十常侍动摇国本,当夷三族。”何进第一个站出来。

这个太师,当的他浑身不自在。

看似升了,实权没了,好在一点,每天事情也少了。

不上朝的时候,他就宅在家里,不用像之前一样,忙里忙外,还要处理政务。

刘辩合上竹简,握在手里,“卢卿,太师所言,你如何看?”

“依大汉律,可!”卢植道。

皇甫嵩、朱儁、袁隗、杨彪接连出列,带动整个朝堂。

意料之中。

朝中虽有官员曾贿赂十常侍,多是为了保全自身,并非与之同流。

少数依赖十常侍的官员,见到大势已去,必定会站出来踩上一脚。

“抄没家产,暂行关押,容朕思虑后,再下决策。”

刘辩的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最为震惊的,非何进莫属。

为了配合演戏,老子大将军都丢了。

现在,总算能够彻底除掉十常侍,陛下你为何背叛舅舅?

看着他那双饱含国粹的双眸,刘辩知道,此地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