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他们会乖乖等死吗?

这个时代,老百姓的赋税是很重的,除了田税外,还有人头税,劳役等其他的苛捐杂税。

汉朝的田税其实是不重的,汉制规定,十五税一,然而实际上只需要缴纳一半三十税一,直白地说就是,如果一个农民收割了一百石谷子,他只需要缴纳三石多一点的税。

从西汉初开始,法令就规定,百姓不分男女,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期间,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纳钱一“算”(一算是一百二十钱),称“算赋”。

而且汉朝未成年的儿童也需要交税,他们的人口税叫做“口钱”。从三岁起征,直到十四岁,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汉武帝时又增加了三钱,成为了二十三钱。

由于繁重的人口税,所以汉朝时常会出现“生子辄杀”的惨剧。

汉乐府诗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诗句。这首诗就是当时汉朝百姓痛斥沉重兵役的句子,汉朝兵役制度,有两类一类是亲自服役的叫“践更”,一类是出钱雇人代役,称为“过更”,这代役钱就是“更赋”。

耕赋简直就是百姓无法承受的负担,汉制规定每月要出三百钱,一年就是三千六百钱,所以“践耕”的多是贫苦农民。

根据王莽所说:汉室的“更赋”,连病人和身材矮小不适宜服役的侏儒也要交纳,可见当时制度的严格。

汉朝的田税确实很低,但是仅仅是田税低,其他赋税和徭役依旧非常沉重。

当然这是那些有地的百姓,没有地的百姓就只能当佃农,而那些世家豪强对于佃农是要收田租的,有些世家黑一点的,甚至田租能收到七成!

“子瑜,你想过一个问题吗?”

“如果是有地的百姓,丰收之年,省吃俭用,这一年年的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只能买地支撑了!”

“但是那些没有地的百姓呢?”

“他们遇到灾祸,如何办?”

“一家两家的,他们可能卖儿卖女,或者死在无人的角落,对我们大汉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人要是多了呢?”

“百万,千万呢?”

“他们会乖乖的等死吗?”

你中意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