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向外面,“就葬在那。”
“她也有弱点,那就是义。以至于孤与她决裂。你的弱点,和魏无忌一样,都受困于义。”赵姬眺望着远处白云,身后的大氅被风吹的如长蛇舞动,“她的义,在于国,在于百姓,在于门客。你的义,在于挚友。”
小主,
“沈行,沈食。沈家与农家子弟一百来人。相里勤,甚至相里府上上下下二百来号人,都会随着你这一剑,在哀嚎之中死去。”
“你明白,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与楚国昏聩之君不同。在大秦治下,百姓眼中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光。而这光的名字,叫做希望。”
“为民,你不愿杀孤。为挚友亲朋,你不敢杀孤。”赵姬侧头,“所以,在孤面前,又何必如此作态?”
剑落地。
邓陵子的手,握不住剑,“你说的对。你一个尊贵之人,何必为难我这个天涯浪子?你不是担心我会说出枪的秘密吗?我愿割去舌头,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赵姬转身,冷冰冰的看着邓陵子,“你执意要走?”
“没错。我欲完成好友遗愿。”
“什么遗愿?”
“前往天涯海角,寻找三样东西。”
赵姬坐回玉椅上,握住冰冷的玉椅扶手,“孤明白了。从今日起,邓陵子为秦国秉正侯,赐玉杖一柄,金三千。赐大秦玄鸟旗。玉杖可打奸佞小人,可见王不拜,可秉天下之正训谏君王。大秦玄鸟旗,可调集当地驻军,凡旗帜扬起之处,皆为秦土。凡旗帜庇护之民,皆为秦民。若敢犯我大秦之土,必诛之。”
“多……多谢王妃。”
下方有宦官高声呼道:“开宫门!”
“邓陵子,不如陪孤看完这场登基。”
“诺”
城墙上,甲士擂动战鼓。
咚咚咚的震天响。
宫门打开。
百官迈着小碎步,走出宫门。
分立两旁。
三公九卿则迈步走向登基台。
每上一阶,留下一人。
直到最后,登基台上,只剩下三公。
分别是丞相吕不韦,蔡泽。
太尉,也就是上将军王翦。
由于王翦在楚国征战,由吕不韦暂代太尉。
御史大夫臻马。
三人并列于鼎炉前。
悠长而又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一身黑色玄鸟服,手扶剑柄,头戴冕琉的嬴政,走出宫门。
她面色严肃,行步朝着登基台走去。
赵姬紧张的抓住赵勋的胳膊,呼吸都有些急促。
赵勋拍了拍赵姬的手。
她能体会赵姬此时的心情。
凡从官员前面路过,官员皆行大礼躬身而拜。
直到嬴政从身前走过,方才站起。
可就在此时,乌云遮蔽太阳。
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
赵姬站起身,仰望天空,“把钦天监处死!”
大雨倾盆,可不是好苗头。
百姓议论纷纷。
就连百官也开始你望我,我望你。
不知所措。
赵姬高举右手,“风!”
“风!”
“风!”
赵勋此时也高举手,“风!”
幽鬼,以及其他侍从,“风!”
周围的铁甲士卒举着武器,“风!”
擂鼓士卒似乎要与雷霆势比高。
更加卖力锤击大鼓。
鼓声与雷霆声在天空之中争斗。
就似乎两方人马,相互厮杀。
百姓此时也高呼,“风!”
嬴政转头,看向城楼上的赵姬。
遂后握紧腰间的佩剑,小声说道:“风,大风!”
似乎是天地有感。
掀起一阵大风。
风与雷雨争相斗艳,却又相辅相成。
百官齐刷刷躬起身子,拜向嬴政。
“大秦自立国以来,从不畏于强权。”嬴政迈步,朝登基台走去,语气坚定,“与人斗,血不流干,秦人誓死不休。与天斗,诸君可敢助寡人?”
“敢!”百官齐喝,“血不流干,誓死不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风!风!风!”
“那就给寡人站好了。纵然狂风暴雨,也压弯不了秦人的腰!”
“诺。”
百官齐刷刷站起身。
纵然风大雨急,也不再低头。
来到第一个台阶前。
位列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赵高厉声喝问,“赢政,可知历代先王之遗愿!”
“历代先王何愿,寡人不知。寡人只知,灭六国,独尊秦。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统,百姓安乐!”
赵高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