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宸看向吕不韦,“不韦,赵姬祸国,迷惑大王,残害忠良,如祸国殃民之褒姒,妲己。如此国将不国,百姓亦无存活之路矣。就当我这个做母亲的求你,你得阻止他,以保我大秦之江山社稷矣。”
吕不韦对芈宸这个说法,在心里嗤之以鼻。
什么残害忠良。
赵姬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杀了足足二十个官员。
但这些人,皆与忠良二字毫无干系。
不是仗着楚系撑腰,行强抢劫掠之道。
就是放纵他人行凶。
现如今的楚系势力成员,就像是吸血的虫子,爬在大秦身上,贪婪的吸食着血液。
甚至有些人压根就不顾百姓的怨言,以及大秦。
对于赵姬的做法,吕不韦举双手赞成。
但她不能表露出来,因为现在根本不是好时机。
“母亲,你且放心。我即刻便令人调派人手,驻守于咸阳外四城,以拱卫之势,守护咸阳。只是…。”
说到这里,吕不韦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
“虽重兵驻守咸阳外四城。但…说句大不敬的话,望母亲勿要怪我。”
“不韦,你且直言。你我乃母子,我且能怪你?”
“重兵驻守,只能威慑赵姬。如今咸阳已受赵姬所控。母亲等人行事,还需多加小心才是。暂且不可与赵姬为敌,以免赵姬伤害母亲。”
芈宸笑了笑,“你且放心,我自是心中有数。赵姬,我等暂且不与他翻脸。待到合适之时机…。”芈宸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自然不与他善罢甘休。”
“母亲知晓便好。”吕不韦似是无意的问道:“那母亲觉得该调派多少人合适?”
“自然越多越好。”
“可函谷关也需重兵把守。”
“那不韦以为多少?”
“十万,不知可否?”
十万?
芈宸摇了摇头。
十万人,够干什么?
赵姬所属的铁甲军,虽是敌人,但芈宸没有半分小瞧的意思。
这铁甲军,乃是世俗罕见之精锐之兵。
大小战役,皆与二十万以上敌军一战。
且战必胜,攻必克。
区区十万,莫说是威慑赵姬了。
恐怕还会被赵姬耻笑。
总不可能拿把水枪,去吓唬一个手里拿着长剑的敌人。
最起码也要拿把长枪,最好是拿把火箭筒。
在芈宸的构想里。
最起码需要二十五万。
而且这二十五万,还得是精锐之师。
只要有二十五万精锐之师,驻扎在咸阳四城。
就问赵姬敢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逼急了,挥军直下,内外合围。
赵姬手中纵然有铁甲军,也是死路一条。
“十万,未免也太少了吧。”芈宸皱着眉,“不韦,我等百年之后,所有的一切可都是你的。”
这一张大饼,让吕不韦差点吃撑了。
别看现在以母子相称。
但在芈宸和楚系势力的眼中,她吕不韦始终是一个外人。
莫说等她们百年,继承她们的产业与势力。
恐怕在解决秦国错综复杂的诸多势力后。
染血的屠刀,会第一个伸向她的脖子。
虽然知道,但吕不韦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适当的流露出些许憧憬。
“可…魏国一战,诸国已畏惧我秦,如同畏惧于猛虎。且联合对抗秦国。若是抽取太多兵力,岂不是将函谷关送入诸国手中?若秦失函谷关,重则国不存也,轻则百年不成大气。”
吕不韦的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劝说芈宸考虑清楚。
函谷关至关重要。
不可能调集太多军队,离开函谷关,在咸阳外四城之地驻守。
不然,秦国都没了,与赵姬斗来斗去,还有什么用处?
若是把芈宸逼急了,或者看不到楚系势力掌控秦国的希望。
肯定会不管不顾,命令吕不韦调离函谷关的军队,前往咸阳城外,四城之地驻以重兵。
反正无论如何,楚系势力都是一个输,最后头疼的还是你赵姬。
可现如今,朝堂内外皆在楚系势力的掌控之中。
只是猝不及防下,被赵姬扇了一巴掌。
楚系势力还是有很大的机率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
让她不管不顾,破釜沉舟。
芈宸还真就做不到。
毕竟谁也不想接手一个残破的秦国。
这就是鞋子。
让楚系势力自缚双手双脚,只能在规则之内行事的鞋子。
“可十万人,未免太少了。难以威慑赵姬。”芈宸感到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