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日昭云堂后,苏沅便多日未曾见着他了。
裴景珩接她出密道时,她便问了父亲情况。裴景珩说父亲无事,只是受了点惊吓。她不放心,写信回去问,得知父亲当时有裴景珩护着,并无大碍,休息一日便上值去了,这才放心来。
福顺时不时来鹿溪苑,苏沅从他口中得知鞑靼和瓦剌犯边,裴景珩这些时日又要忙着调兵遣将,又要忙先帝的丧礼,一根蜡烛两头烧,每日忙的团团转。
福顺传话说,裴景珩说过些时日便会接她入宫,让她安心待在鹿溪苑,照顾好自己和两个孩子。
苏沅知道,这个时候裴景珩自是抽不出空回府来看她,丝毫没有怨言,安心养着孩子,过自己的小日子。
她让福顺将裴景珩惯用的东西、还有衣裳之类都拿上,送进宫去。
一年多相处下下来,她发现裴景珩有些龟毛挑剔,日常用的,穿的,吃的,但有一点不合他心意,他面上不说,但绝对不会用第二次。
真不知他当年在北疆那几年,是怎么过的,行军打仗的,哪能那么讲究?
苏沅心里一边腹诽,一边帮着一起收拾,收收捡捡,光衣裳就装了三个大包袱。
福顺带着人将东西拿走,他亲自又是背又是提,将三个装衣裳大包袱挂在身上。看着他身上挂着三个大包袱,苏沅让他自己少拿一个。
福顺一句,陛下的衣裳金贵,还是娘娘亲手收拾的,奴才自己拿着,好沾沾福气。
让苏沅不禁感叹,这福顺难怪是裴景珩贴身太监,前院大总管!
先帝葬礼后,钦天监算出最近的登基吉日是大半个月后,元宵后的一个吉日。
苏沅强烈怀疑是朝中大臣不想正月加班,所以钦天监才会把吉日定在元宵后。
裴景珩的登基吉日定在元宵后,那除夕怎么安排?不知道他会不会回府?苏沅心中有些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