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允就多谢大将军了。”董卓可以接受自己,让他心里安定了不少,急忙走向董卓磕头表示感激。
这下可以睡个安稳觉咯……王允慢慢退出了董卓的大将军府。
“文优,王允这厮看起来明显有假,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让我接受他呢?”
“主公,能坐上司徒的位置,有些事也必然会看的透彻一点,我想此时的他也是在察言观色,所以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只要主公有绝对的兵力保障,这些人激不起什么浪花的,再说他可是自主公进京后第一位愿意效忠的大臣,何必太在乎真假。”
董卓转头一想,“哈哈哈,文优说的对,是我想太多了。夜已深,文优早些休息去吧。”
“多谢主公,主公也早些休息,明日董越将军就能带兵抵达洛阳了。”
“好,下面就只等料理了皇甫嵩了。”
说起董卓和皇甫嵩的矛盾要从多年前说起,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是汉末名将,凉州三明之一,去年凉州叛军首领王国包围陈仓,在此用人之际,汉灵帝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士兵拒敌。
当时的董卓建议皇甫嵩采用速战速决的办法出城与王国决战,但是皇甫嵩并未采取董卓的意见,认为陈仓虽然是小城,但是粮草充足,城防坚固。
焦灼三个多月的时间后,当是正值冬季,王国见陈仓久攻不下,所以便打算退去,董卓认为穷寇莫追,皇甫嵩同样没有听取董卓的意见,亲自率领士兵出城追击,最后追击百里,连战脸胜,斩首万余人,因此董卓对皇甫嵩怀恨在心。
其二是因为灵帝病重前有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同时要求董卓将所有兵力转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公然抗命,带兵前往并州任职。
当时,皇甫嵩的侄子郦认为董卓不肯交出兵权是因为有了谋反之心,建议皇甫嵩直接带兵追击,但皇甫嵩是个高尚的人,直接拒绝了侄子的建议,打算将此事上报朝廷,让朝廷处理此事,最后他打小报告的这件事又被董卓知道了。
董卓愤怒不以,所以两人就这样结下了梁子。
感谢裴耿秋,纠察队队长的打赏。话说,万一有个我不认识字的人打赏了我该怎么感谢啊……
(顺便,麻烦各位看官动动手指,给个书评。请为打了好几个哈欠为您的服务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