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煤气灯效应

我们的人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从吴小南身上做一笔,再代孕一个孩子。

但接连挺长时间,都没有这种高端客户,只是一些对于孩子有基本需求的客户,没人出高价,老耗着也不是个事,而且我们的人发现,吴小南居然去看了心理医生!

我们的人怕暴露,连夜搜刮上所有的钱逃走了。”

赵耀研究了心理师顾问给代孕机构的话术和剧本。

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付一般人绰绰有余。

题安说,这个心理师是传销集团和电诈集团的军师,他编的剧本,几乎成了业界范本。

但他闻风逃到了国外,最近在联合行动中被抓获,准备引渡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

赵耀说:“败类!用自己的专业,做了犯罪团伙的鹰犬,这种人比无知犯罪更可恨。”

题安问赵耀:“为什么看起来很普通的剧本,会产生那么大的精神控制的作用?”

赵耀说:“这是典型的煤气灯效应。

这一词的由来是一九四四年的一个黑白惊悚电影,这个电影中描述的就是一个觊觎女主角财产的男主角,刻意地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成功让原本自信正常的女主角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的人生态度。最终变成了一个疯子。

男主角就是煤气灯的操控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种疑虑,精神洗脑。

而女主角就是被操控者,她从清醒被一点点剥夺,理智被一点点蚕食,思维被一点点替换,最终人格发生偏离,陷入自我否定和绝望抑郁。

这份精神控制术,剧本上还教给这些不法机构,如何挑选易受煤气灯效应影响的人。

童年有心理缺失,渴望爱,渴望家庭,自卑敏感,社交圈小,乖顺听话,恋爱经历少,渴望别人的认同,文化程度一般,容易自我怀疑等等,这些人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煤气灯效应只要操纵得好,任何自信阳光的人都能被攻破。

吴小南从小就失去了妈妈,爸爸再婚后,后母对她非打即骂,凌辱虐待。

长大后她的性格敏感自卑,所以她的‘丈夫’出现的时候,他的爱那么的直接炙热有安全感,一下填补了她渴望爱的心。

她已经对她的‘丈夫’失去了基本的戒备心,这样让她的‘丈夫’对她的操纵更加得心应手。

到最后甚至篡改了她的记忆,让她有了精神分裂的躯体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