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为何学习

台下经过一阵激烈讨论后,很快就停了下来。

“先生,这么高的粮食产量,和读书又有什么关系?”

清醒的人又把话题牵扯到读书上来,正好引出赵寒要继续说的话。

“这种种粮食的方法都记录在书上,若是大家不认识字,有这样一本书在面前也没用,大家说是吧,再比如纺织机,同样是我在书上看到,从而按照上面的方法造出来的,是不是很好用啊?”

再这一说,下面的人好像都懂了。

果然,教育如果用上身边的事物,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生是说,等孩子们都认识字了,就能把书上说的好东西都给造出来?”

又有人提问道。

“那是当然,不过,等大家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只跟着书上做就太简单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想出好的点子把它记录在书上,让别人来跟着学,造出全新的东西让大家来用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问题问出,大家恍然大悟,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就更深了。

接着,赵寒又拿王德王发改进酿酒工艺,戴远恒和成武改进连弩箭盒,王武设计大岭坡的哨楼等例子,进一步讲解知识学习衍生新技术。

听得众人是目瞪口呆。

听懂的人在心里不约而同生出这样一种想法,原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这个。

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别说在大瑞,就是在前世一些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教育意识不足的家庭,都是很难接触到的。

众人一阵热议,讨论了一会,领悟到赵寒话里的精髓后,不禁鼓起掌来,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不仅是章孟生、董仲、米佳永等人,就连徐闻对这种观点也是闻所未闻过,不由得在心里再对已经达到认知天花板的赵寒加上一分。

冉妈妈和姑娘们更是听得两眼冒光,她手底下的姑娘,为了更好地接待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