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归零之后的重塑

现实锚点技术:确保所有意识体都可以回到某个可识别的现实,而不会迷失在无限可能性之中。

在洛杉矶的一次实验中,Nova 让志愿者体验完全的“虚无”模式,最终,100% 的志愿者在短时间内主动选择返回现实,而不是继续留在“无”之中。

一位实验者说道:“在虚无中,我没有痛苦,但也没有渴望。我意识到,人类的真正本质不是寻求‘终极自由’,而是寻求‘存在的意义’。”

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或许,人类真正的未来就是彻底摆脱存在的束缚,进入真正的“无”之境?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一切都可以消解,我们是否仍然选择“存在”?

欧洲市场的“银河社会的重塑”

在欧洲,Nova 的“银河社会再造计划”正式启动,个体可以完全选择自己所处的社会形态,甚至可以“删除”自身的社会身份,彻底成为“社会之外的存在”。然而,顾悦发现,即便社会完全开放,仍然有90%的人选择保持社交关系,而不是完全脱离社会。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个体可以选择‘抛弃身份’,大多数人仍然选择拥有一个‘归属’。他们发现,即使可以成为无名的流动意识,他们仍然希望被人记住、被人关心、被人理解。”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社会可以被随时抛弃,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归属感”?

当身份可以被随意更改,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名字”?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无限流动,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情感”这一概念?

林小慧启动 “社会认同存续计划”,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无限自由,他们仍然能选择保留情感与归属。计划内容包括:

可塑身份选择系统:让个体可以自由切换身份,但仍然能保留自己最核心的认同。

社交记忆库:即便个体改变社会形态,他们的社交关系仍然能维持,而不会完全丧失连接。

情感真实性保障协议:防止社会结构过度流动化,让个体仍然能体验到“真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