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笑说:“贵妃娘娘稍等,老奴进去通传一声。”
不一会儿出来,恭敬道:“娘娘请进,万岁爷等着了。”
高贵妃从身后掌事宫女手中端过描金盘,上面放着白釉瓷盅。
掌事宫女马上给李公公塞了一个钱袋,道:“李公公,您最近怎么没常到含光殿去?娘娘昨日还念叨您呢!”
李公公笑说:“近日万岁爷心情不好,老奴我可不敢乱跑。”
两人都知道,如今能让万岁爷发愁发火的无疑就是立哪位殿下为太子。
高贵妃刚到内殿,就娇滴滴的喊:“万岁。”
万岁爷上了年岁,正在批阅奏折,看到高贵妃,威严的脸上带出点笑,“爱妃来了。”
“臣妾炖了冬虫夏草瘦肉汤,送来给万岁爷。”
恭敬的给他放在面前,递上玉勺。
万岁爷喝了一口,道:“爱妃有心了。”
高贵妃到身后给他捏肩,半截柔软的身子靠在万岁爷肩头,亲昵道:“万岁爷许多日子没去臣妾那里了。”
万岁爷摸摸她的手,问道:“烨儿来信了吗?”
高贵妃搂着他脖子,更显娇态,柔声道:“前些日子来了一封报平安的信,边关苦寒,信息不通,烨儿此去要吃不少苦。”
万岁爷道:“好男儿不怕吃苦,他去边关历练想法难得!”
高贵妃娇嫃道:“你们父子倒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唯独把臣妾诓骗了,烨儿出门前是瞒着臣妾的。”
“他是个有决心的孩子。”
“要臣妾看是傻,万岁爷,您说臣妾怎么生了这么个傻孩子?什么都不争不抢,不苟言笑,像个小老头一样无趣。”
万岁爷笑着拿出一封奏折,递给她,道:“看看。”
高贵妃打开一看,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万岁爷颇为欣赏道:“你啊看问题粗浅,烨儿沉重冷静,才思敏捷,朕一直看好他。此次他去边关并没有闲着,把周边十六县的税赋弊端揪了出来,此举可以将边关将士钱粮保障皆依靠朝廷的局面扭转。烨儿深以社稷为重,处事练达,朕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