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外面的风声呼啸,车内的秦狄若有所思。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么大的雪和这样的天气,作战的阻力和风险势必会增加。如果按兵不动,那就只能带着天子卫队暂时隐姓埋名的潜伏在契丹境内,等待明年大地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在做决断。
说起来简单,但至少要等待大半年的时间。这里的春天最早也要等到四月份,就算到了四月,积雪融化也不利于行军。因为那时候这片大地被融化的雪水浸泡,土地就会变得松软,到处都是淤泥,道路泥泞比现在还要难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些,秦狄就觉得一阵头大。眼下形势严峻,大雪与恶劣天气无疑给作战增添了重重阻碍。按兵不动虽是权宜之计,但要在此隐匿半年之久,实非易事。
若是真的潜伏半年,不仅自身处境艰难,更会令前线数万大军与朝廷失去联络,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契丹之行本就是要打他们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环境的恶劣有弊有利,对契丹来说是这样,对秦狄来说也是如此。
对于契丹人而言,这里是他们的家园,熟悉地形和气候,拥有充足的后勤补给资源,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契丹人一定不会想到,汉帝会亲率三千人深入契丹腹地。找到敌人的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这便是秦狄的优势,至于后勤粮草补给就是小问题了。三千人吃又能吃多少东西,只要攻占一座城池,粮草和后勤补给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在冰天雪地的平原连续走了多日,却并未遇到一座城池。经过了解才得知,所谓的城池并不存在城,而是与南疆相似,先以部落为主,部落下面是某某部,这个部指的就是所谓的城。
也没有像模像样的城墙,有的只是用土坯垒起来仅有一人来高的土墙,用来阻拦战马的侵袭。战马确实无法跃过,但是人可以。哪怕没有一点武功修为,助跑几步也能轻而易举的跳过去。
这地方土多石头少,而且都是游牧部落,方圆几百里都是他们的地盘,时不时的就会挪挪窝。由于缺乏石头资源,如果要建造城池或房屋,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土坯作为建筑材料。
要获取石头就必须从秦狄他们途经的山脉开凿,然后运输过来,这无疑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成本。为了避免繁琐的工程和运输问题,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居住在帐篷中,这种轻便且易于搬迁的住所成为他们的首选。
有一些普通百姓,也会选择住在用土坯搭建的简陋房屋里。这些土坯房虽然简单粗糙,在冬天却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而且成本很低。